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阴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山阴县位于山西省雁门关北。山阴县内,各地的代词也有差异,这里讨论的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岱岳话的代词。所记录的代词,凡本字明显的,照写本字;凡本字不好确定的,就借用同音字或以“口”代替。借用的同音字下加浪线“~”表示。
作者
杨增武
出处
《语文研究》
198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
普通话
方言
山阴县
同音字
复数
读音
句法功能
山西省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明辉,闫语萌.
现代汉语隐性否定研究综述[J]
.昭通学院学报,2024,46(1):74-81.
被引量:1
2
秦煜松,郭利霞.
壶关方言中的反预期话语标记“说咧”[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44-51.
被引量:1
3
刘丹青.
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02(5):411-422.
被引量:249
4
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
山西方言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2):81-92.
被引量:52
5
侯精一.
长治方言记略[J]
.方言,1983,5(4):260-274.
被引量:4
6
郭继懋.
反问句的语义语用特点[J]
.中国语文,1997(2):111-121.
被引量:122
7
贺巍.
获嘉方言的语法特点[J]
.方言,1990(2):39-47.
被引量:5
8
张志毅.
汉语屈折变化的简化与消失[J]
.语文研究,1987(3):26-28.
被引量:10
9
沈慧云.
晋城方言的指示代词[J]
.语文研究,1986(2):52-55.
被引量:7
10
宋秀令.
汾阳方言的指示代词与疑问代词[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7(1):61-6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6
1
黄启良.
观音阁土话语法三则[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66-71.
2
宗守云,唐正大.
河北涿怀方言的两个反身代词“一个儿”和“个人儿”[J]
.语文研究,2016(2):55-59.
被引量:6
3
董育宁.
长治方言的指示代词[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12-15.
被引量:2
4
赵锦秀.
晋北第三人称代词“人儿”和“人家”用法研究--以平鲁方言为例[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1,35(4):85-88.
5
郭利霞.
晋语山阴方言的隐性否定表达[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7(4):20-26.
6
董育宁.
山西晋语指示代词的几个特点[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9(6):25-2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赵彧.
介词句否定式的“镜像”分布与限制因素*——以“S不和NPVP”与“S和NP不VP”为例[J]
.对外汉语研究,2018,0(1):184-198.
2
刘丹青,陈玉洁.
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查(下)[J]
.当代语言学,2009,11(1):1-9.
被引量:17
3
张言军.
情态副词“一味”的多维度考察[J]
.汉语学习,2017(2):79-87.
被引量:2
4
周敏莉.
汉语方言指示词研究述评[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3):42-46.
被引量:1
5
原子娟,崔孟媛,许皓雪,徐蕾,史秀菊.
山西方言中的“各人”浅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0(6):168-170.
6
张明辉,王晓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晋语语法研究综述[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81-88.
7
李学琴.
内蒙古化德方言的指示代词研究[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0,42(1):91-96.
8
王利,刘芳.
从一家四代看七十年来长治方言的变化[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3):88-94.
被引量:2
9
宗守云.
方言语法研究:语料、方法、体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1):99-107.
被引量:1
10
贺玮.
山西清徐方言的指示代词[J]
.长安学刊,2021,12(2):29-31.
1
崔霞.
山阴方言蟹止两摄的读音及演变[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77-79.
2
朔天.
山阴县城街头用字混乱现象亟待纠正[J]
.语文研究,1989(4):36-36.
3
郭利霞.
山西山阴方言的主观弃择句“X么(Y)”[J]
.中国语文,2015(1):67-72.
被引量:2
4
郭利霞.
山阴方言的[ti~0][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6):137-141.
被引量:2
5
杨增武.
山阴方言的舒入两读字[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2):115-118.
被引量:2
6
范晓林.
晋北方言领属代词的重叠[J]
.中国语文,2012(1):56-57.
被引量:7
7
李燕,武玉芳.
山阴县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兼论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保持[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23(4):44-48.
被引量:5
8
武玉芳,范晓林.
山西山阴方言的[z■■]尾及其来源探析——兼与北方官话“儿”尾的来源比较[J]
.语文研究,2011(3):62-64.
9
范晓林.
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6):85-86.
被引量:2
10
范晓林.
宋元明时期白话词汇在山阴方言中的保留[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67-69.
语文研究
198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