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方言的分区(稿)
被引量:
5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根据入声的有无和古四声在今方言里的演变情况,山西省境内的方言可以分为七个片:并州片(晋阳小片、平辽小片)、吕梁片(汾州小片、兴岚小片、(阝显)州小片)、上党片(潞安小片、沁州小片、泽州小片)、五台片、云中片、汾河片(平阳小片、绛州小片、解州小片)和广灵片。全文分三节:(壹)概说。(贰)分片标准。(叁)各片方言特点。还有山西省方言分区图,山西省方言古今声调关系表。
作者
侯精一
温端政
田希诚
出处
《方言》
1986年第2期81-92,共12页
Dialect
关键词
小片
送气声母
山西省
分阴阳
山西方言
方言分区
声调关系
全浊声母
古入声
古人声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1
引证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135
同被引文献
251
1
赵莉.
阳城方言中的特色副词[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1):99-100.
被引量:4
2
李小平.
山西河曲方言音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64-70.
被引量:4
3
李小平.
山西离石方言音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21(4):61-67.
被引量:15
4
孙易.
山西高平话的人称代词[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83-92.
被引量:5
5
沈明.
山西晋语古清平字的演变[J]
.方言,1999,21(4):259-265.
被引量:19
6
蒋平.
“汉语方言声调资料库”的设计及其理论基础[J]
.方言,1999(3):187-196.
被引量:19
7
毋效智.
陕西省扶风方言同音字汇[J]
.方言,1997(3):192-205.
被引量:6
8
魏字文.
五华方言同音字汇[J]
.方言,1997(3):206-219.
被引量:19
9
孙立新.
关中方言略说[J]
.方言,1997(2):106-124.
被引量:124
10
温端政.
晋语区的形成和晋语入声的特点[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4):95-104.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52
1
耿丽君.
封丘方言子变韵的韵律形态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330-341.
2
郭承禹,葛佳琦.
再论方言入声调值的“阴低阳高”现象[J]
.南开语言学刊,2020(1):30-40.
被引量:1
3
严修鸿.
连城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的四种类型[J]
.语言研究,1998,18(2):117-123.
被引量:3
4
乔全生.
关于方言里的“新妇、外后日”[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3(4):43-45.
被引量:1
5
赵彤.
山西方言的知、照系声母[J]
.语文研究,2001(4):43-53.
被引量:12
6
乔全生.
山西南部方言称“树”为[po]考[J]
.中国语文,2002(1):66-69.
被引量:14
7
霍小芳.
蒲县方言的指示代词[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1-13.
被引量:5
8
刘俐李.
汉语声调的曲拱特征和降势音高[J]
.中国语文,2005(3):255-268.
被引量:41
9
孙玉卿.
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堂兄弟”、“姑表兄弟”和“姨表兄弟”称谓类型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119-122.
被引量:4
10
孙玉卿.
山西方言“父亲”、“伯父”、“叔父”称谓类型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2):153-1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5
1
刘天琪.
晋语上党片词汇研究综述[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0(1):29-32.
被引量:1
2
吴福祥,金小栋.
汉语方言“持拿”义动词的多功能模式与语义演变[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51-89.
3
倪志佳.
北方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读音的类型、分布与演变[J]
.中国方言学报,2023(1):89-111.
被引量:1
4
桑宇红,任可娜.
河北涉县木井方言阳平上声合流及相关问题[J]
.中国方言学报,2022(1):126-130.
5
孙宇炜.
晋语并州片方言古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64-78.
6
黑文婷.
陝晋地名 探源三則[J]
.汉语史学报,2022(1):366-373.
7
周宝全.
弓弦乐器研究呼唤对戏曲语言的重视[J]
.飞天,2009(14):94-95.
8
黑维强.
论近代汉语“去+NP+去”句[J]
.语言科学,2003,2(3):92-101.
被引量:3
9
严修鸿.
从音韵特征看英德附城话的归属[J]
.文化遗产,2009(3):133-139.
10
乔全生.
晋方言轻唇音声母的演变[J]
.语文研究,2005(1):53-56.
被引量:10
1
侯精一.
晋语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4):253-261.
被引量:139
2
孙立新.
关于关中方言“咱们”和“自己”变体的讨论[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8):33-38.
3
代少若,贺虎.
循化回族“四庄话”的语音特点[J]
.青海民族研究,2016,27(2):203-206.
被引量:1
4
杨梅,崔荣昌.
成都话例外字音析释[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57-60.
被引量:1
5
曹鹏.
关于陕北延川方言的归属问题——兼谈晋语志延片的调整[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6):55-57.
6
石林.
侗语中汉语新借词的读音[J]
.民族语文,1994(5):1-11.
被引量:6
7
杨珏.
普通话轻声刍议[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3):77-78.
被引量:1
8
熊正辉.
南昌方言的声调及其演变[J]
.方言,1979,1(4):275-283.
被引量:19
9
陈淑静.
古四声在河北方言中的演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9(2):76-83.
被引量:10
10
蒋冀骋.
论近代汉语并列结构词的语素间声调关系[J]
.古汉语研究,2013(3):37-41.
被引量:3
方言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