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古代有关犯罪心理的见解初探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实质及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和心理学一样,它也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古代中国和西方的许多思想家已对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了一些探讨。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他们“从生活实践的经验中总结出很多心理学的理论,并积累了大量资料。
作者
朱永新
艾永明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
出处
《心理学探新》
1983年第3期49-55,共7页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我国古代
犯罪人
犯罪行为
思想家
中国古代
董仲舒
活动规律
犯罪原因
性三品说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1
奚玮,吴小军.
中国古代“五听”制度述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2):107-112.
被引量:14
2
冯卓慧.
中国古代慎刑思想研究——兼与20世纪西方慎刑思想比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2):144-163.
被引量:32
3
李铁等撰,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群众出版社,1991.
4
曾宪义.
关于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2009(4):34-46.
被引量:87
5
马皑.
法律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4):51-59.
被引量:4
6
吴宗宪.
当代美英法律心理学研究概况[J]
.心理学报,1991,23(2):216-2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何瑜.
法律心理学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体现[J]
.改革与开放,2011(8X):9-10.
1
张永刚.
简析董仲舒“性三品”说[J]
.魅力中国,2011(4):310-310.
2
梁辉成,王子廓.
孟子性善论的源与流[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6):36-42.
3
王智.
试析董仲舒“人”的理论意义[J]
.阿坝师专学报,1996(2):32-34.
4
陆建华.
“中民之性”:论董仲舒的人性学说[J]
.哲学研究,2010(10):47-50.
被引量:8
5
吴莹莹.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J]
.黑河学刊,2016(4):65-66.
被引量:1
6
常谦.
弗洛依德精神分新对犯罪原因的实例分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10):39-39.
7
彭高清.
《心理学》问题解答[J]
.学习与实践,1985(5):53-62.
8
聂萌.
董仲舒人性论探微[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5):23-26.
被引量:2
9
陈飞.
浅析人的心理实质[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8):64-67.
10
张文英.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与君主的教化责任[J]
.理论月刊,2009(4):66-68.
被引量:8
心理学探新
198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