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三十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与写实风格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香港艺术中心和香港中国电影学会的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一行六人,于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出席了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的《探索的年代》——早期中国电影学术研讨会。我院美术系教师倪震是应邀出席的六人之一。下面发表的《中国三十年代电影中的现实主义与写实风格》一文,即是他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
倪震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6-22,共17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关键词
三十年代电影
现实主义
中国电影
电影表演
左翼电影运动
银幕形象
蒙太奇
写实风格
分类号
J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96
1
尹鸿.
处于历史新节点的中国电影[J]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1(3):48-56.
被引量:4
2
李军辉.
暴力+喜剧--当代武侠电影的叙事策略[J]
.电影评介,2008(13):13-13.
被引量:2
3
罗艺军.
中国电影理论研究──20世纪回眸[J]
.文艺研究,1999(3):200-206.
被引量:19
4
罗艺军.
中国电影诗学断想[J]
.文艺研究,1999(4):45-47.
被引量:19
5
单纯.
“真善美”探源[J]
.浙江社会科学,1999(6):120-128.
被引量:15
6
弘石.
特殊的风景 “孤岛”电影重读笔记[J]
.当代电影,1998(3):64-68.
被引量:18
7
郦苏元.
新的视点 新的阐释──新时期中国电影史研究回顾[J]
.当代电影,1998(6):38-45.
被引量:8
8
汪晖.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
.文艺争鸣,1998(6):6-21.
被引量:137
9
汪朝光.
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市场研究[J]
.电影艺术,1998(1):57-65.
被引量:21
10
罗艺军.
费穆新论[J]
.当代电影,1997(5):4-1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1
1
谢晓霞,崔同科.
女性视角、历史与镜像——李少红电影研究[J]
.当代文坛,2005(5):102-105.
被引量:3
2
虞吉.
早期中国电影:主体性与好莱坞的影响[J]
.文艺研究,2006(10):104-109.
被引量:19
3
黄碧君.
话语叙述与故事叙述——从《妻妾成群》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叙述方式的改变[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8):154-155.
被引量:2
4
王晨.
艺术史视阈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与早期绘画的交汇[J]
.电影评介,2017(14):21-27.
被引量:1
5
黄今.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转换与电影叙事主题的演变 20世纪中国电影民族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及其现实意义[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3):25-32.
被引量:9
6
许兴阳.
20世纪70年代香港功夫片之写实探赜[J]
.电影评介,2020(7):35-40.
7
李国聪.
时代性、人民性和主流化:现实题材电影的价值建构与类型探索[J]
.电影新作,2022(2):20-26.
被引量:11
8
常博涵.
鉴照与造境:“镜游”理论与华语电影美学的民族化[J]
.文艺争鸣,2023(8):186-190.
被引量:1
9
王作剩.
跨界旅行:真善美如何影响中国早期电影[J]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4(3):82-92.
10
周星,吴英华.
百廿年中国电影精神价值透视:现实主义精神的时代演变[J]
.四川戏剧,2025(5):17-25.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虞吉.
《孤儿救祖记》:“范式文本”与“范式效应”[J]
.电影新作,2023(6):5-9.
被引量:1
2
柳谦,金海娜.
“连结的翻译史”与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碎片化”[J]
.都市文化研究,2024(1):373-384.
3
任亚丽.
李少红影视作品创作漫谈[J]
.科教文汇,2008(18):190-190.
4
李道新.
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观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J]
.当代电影,2008(11):38-47.
被引量:14
5
李道新.
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J]
.当代电影,2009(4):75-78.
被引量:14
6
李斌.
鸳鸯蝴蝶派电影研究述评[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94-99.
被引量:3
7
褚亚男.
简论孤岛时期电影企业家张善琨的商业美学[J]
.电影文学,2010(4):18-20.
被引量:2
8
吕峰.
浅析1920年代中国电影的民族叙事传统[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61-65.
被引量:2
9
沈盼盼.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0(4):31-37.
被引量:1
10
虞吉.
中国电影“影像传奇叙事”的原初性建构[J]
.文艺研究,2010(11):80-86.
被引量:36
1
夏衍.
历史的回顾[J]
.文艺研究,1979(4):9-12.
被引量:6
2
罗艺军.
三十年代电影的民族风格——在香港《探索的年代—早期中国电影》研讨会上的发言[J]
.电影艺术,1984(8):50-58.
被引量:16
3
钟大丰.
作为艺术运动的三十年代电影(下)[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1):164-181.
被引量:5
4
吴蔚,徐可.
我做作品就是要跟现场对话——以原弓的方式介入[J]
.艺术当代,2011(7):34-39.
5
邓勇星,倪震,石川,洪伟成,李阳,王腾飞.
《到阜阳六百里》[J]
.当代电影,2011(5):37-42.
被引量:1
6
倪震.
倪震副教授在赠片仪式上的讲话[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2):119-122.
7
王云缦.
为何要重视艺术风格的研究?[J]
.电影评介,1991,0(9):14-15.
8
钟大丰.
是谁在为创作指路从历史的角度看电影批评与实践的关系[J]
.电影艺术,1995(3):35-39.
被引量:2
9
钟大丰.
作为艺术运动的三十年代电影[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3(2):116-130.
被引量:6
10
万静.
论电影女性形象塑造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以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为例[J]
.戏剧之家,2015(5X):154-155.
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