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的特指性是非问
被引量:
3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汉语的疑问句可以分为三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包括反复问)①。一般认为,“吗”用在陈述句末尾构成是非问;又认为,句中用了特指求代的疑问代词,句末用“呢”不用“吗”。本文讨论的特指性是非问,跟上述说法有所抵触。
作者
邢福义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年第4期73-90,共18页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关键词
特殊疑问句
主语
是非问句
陈述句
谓语动词
句式
第二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语法
疑问代词
特指问句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4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314
1
韩蕾,刘焱.
话语标记“别说”[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11-15.
被引量:23
2
徐来娣.
试析“X不X式”[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84-87.
被引量:10
3
高增霞.
语气词“吧”的意义再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1):93-96.
被引量:14
4
徐杰.
词组与小句之间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J]
.汉语学报,2005(3):51-64.
被引量:23
5
董秀芳.
“X说”的词汇化[J]
.语言科学,2003,2(2):46-57.
被引量:209
6
张成福,余光武.
论汉语的传信表达——以插入语研究为例[J]
.语言科学,2003,2(3):50-58.
被引量:41
7
徐杰,张媛媛.
汉语方言中“可VP”问句的性质[J]
.汉语学报,2011(2):60-70.
被引量:19
8
周建民.
《金瓶梅词话》《红楼梦》的选择问句与反复问句[J]
.江汉学术,1999,30(4):74-78.
被引量:5
9
李宇明.
数量词语与主观量[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6):90-97.
被引量:63
10
徐盛桓.
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
.中国语文,1999(1):3-11.
被引量:103
引证文献
34
1
石锓,倪峰山.
明代汉语疑问句功能的融合与扩展[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90-106.
被引量:1
2
谢俊双.
河南固始方言中的“唠”[J]
.汉字文化,2024(13):123-125.
3
童肇勤.
“要是……呢”疑问句的语用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144-146.
被引量:4
4
高增霞.
语气词“吧”的意义再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1):93-96.
被引量:14
5
石定栩.
上海话疑问成分“(口伐)”的语义及句法地位[J]
.中国语文,2007(5):431-439.
被引量:5
6
彭小川,张秀琴.
粤语阳江话是非问句句末的“麽”、“呢”连用[J]
.中国语文,2008(1):58-60.
被引量:6
7
张建强.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疑问句使用情况调查[J]
.学术交流,2008(8):139-142.
被引量:3
8
高增霞.
疑问祈使句“Q+吧”及其中“吧”的功能[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5):114-117.
被引量:1
9
郭婷婷.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混合问句初探[J]
.长江学术,2010(4):121-127.
10
李春芳.
从话轮转换角度谈“谁”的篇章功能[J]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4):88-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4
1
石锓,倪峰山.
明代汉语疑问句功能的融合与扩展[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90-106.
被引量:1
2
冯予力.
形式语义学视角下上海话句末语气词“咾”的统一解释[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159-184.
3
夏焕乐.
轻化评价义构式“V就V了”的功用与演变——兼论反意外类型及其认识状态梯度表现[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140-158.
被引量:2
4
陈禹.
句末“不就X了”构式的形义表现与反意外功能——兼论反意外与意外、解-反预期以及反问之关联[J]
.世界汉语教学,2021(1):56-69.
被引量:18
5
黄奕,彭泽润.
湖南耒阳方言的重叠式反复问句[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5):52-62.
6
喻程琪.
湖南涟源金石方言的任凭义句式[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4):57-61.
被引量:1
7
高娟.
问句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
.华中学术,2021(2):176-184.
被引量:2
8
肖娟,任晓霏.
话语标记“说白了”句法分布与人际互动功能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4):19-21.
9
钱坤,赵春利.
介词“按照”的分布验证和语义提取[J]
.汉语学习,2021(2):13-22.
被引量:1
10
汪敏锋.
“吧”的缓和功能及其实现[J]
.对外汉语研究,2018,0(1):133-145.
被引量:5
1
王健.
睢宁话的反复问句[J]
.高校教育管理,1999(3):101-103.
被引量:2
2
章一鸣.
《水浒传》中与反复问相关的几种句式[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5-97.
被引量:1
3
赵金枝.
无为话中“可VP”式问句的表意与表时态功能[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4):161-162.
被引量:2
4
王丽.
福建仙游盖尾话的四种[M.VP-neg]反复问句[J]
.方言,2015,37(2):164-172.
5
曹小云.
《论衡》疑问句式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245-248.
被引量:1
6
刘义青.
“X+不”问句说略[J]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2):96-100.
7
陈妹金.
汉语与一些汉藏系语言疑问句疑问手段的类型共性[J]
.语言研究,1993(1):21-31.
被引量:9
8
刘小华.
语文课得讲究“度”[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0(1):55-56.
9
汪化云,李倩.
河南固始方言的“可”字句[J]
.方言,2013,35(4):307-313.
被引量:5
10
观象[J]
.中国社会保障,2010(7):9-9.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