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下)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述复杂的心理过程——如同伊藤虎丸所说的那样——是以“被吃”的恐怖,即死的恐怖为基点而展开的。对死的自觉是狂人获得区别于吃人世界的个性的契机,也是狂人意识到自己的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基本条件,而生命过程的种种不安、忧虑以此为起点。当狂人在月光的启示下意识到三十多年的生命无非是“发昏”的状态时。
作者
汪晖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10期20-26,19,共8页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反抗绝望”
鲁迅小说
精神特征
心理过程
生命过程
时间性
启示
基本条件
空间感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73
1
段从学.
《祝福》:“祥林嫂之问”与“鲁迅思想”的发生[J]
.文学评论,2021(2):187-196.
被引量:8
2
谢玉娥.
性别视角下的《伤逝》研究综述[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30-36.
被引量:5
3
莽永彬.
铃木三重吉与日本现代儿童文学[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36-40.
被引量:3
4
何云贵.
近年来《伤逝》研究综述[J]
.鲁迅研究月刊,1997(9):28-31.
被引量:12
5
张忆.
情无尽,长歌音不绝──《伤逝》语言的音乐特质[J]
.鲁迅研究月刊,1996(5):25-28.
被引量:8
6
周棉.
从鲁迅与朱安的悲剧婚姻看其思想演变和性格成因[J]
.东岳论丛,1987,8(6):43-48.
被引量:3
7
史福兴.
谈《域外小说集》中鲁迅所译四篇小说对其创作的启示[J]
.求是学刊,1986,13(5):55-59.
被引量:2
8
冯金红.
忏悔的“迷宫”──对《伤逝》中涓生形象的分析[J]
.鲁迅研究月刊,1994(5):21-25.
被引量:21
9
殷鼎,祁人.
作为一个不完全句子的文本——《祝福》的叙述奥秘分析[J]
.鲁迅研究月刊,1990(7):26-33.
被引量:6
10
高远东.
《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J]
.鲁迅研究动态,1989(2):18-24.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6
1
徐仲佳.
直面启蒙的伦理陷阱——从涓生的两难看1920年代中国启蒙思想的现实困境[J]
.鲁迅研究月刊,2007(11):66-70.
被引量:7
2
于小植,雷亚平.
启蒙者为被启蒙者书写第三人--鲁迅文学启蒙的三人组合机制[J]
.鲁迅研究月刊,2020(9):30-38.
被引量:4
3
古大勇.
铃木三重吉“金鱼”与鲁迅“伤逝”的材源——兼论鲁迅创作与1923年前周作人译文的关系[J]
.中国比较文学,2023(2):109-128.
被引量:4
4
鲍道宏,钟斌.
数字的“秘密”与“秘密”的数字——《祝福》另类解读及在必修课程教学的探索[J]
.语文学习,2025(3):4-10.
5
徐秀慧,林雅琼.
鲁迅小说中刑场的空间衍义——以《阿Q正传》《示众》《药》为例[J]
.鲁迅研究月刊,2025(6):5-16.
6
叶培培.
谈《伤逝》的爱情[J]
.希望月报(上),2008,0(2):13-1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刘淑玲,邓芳宁.
鲁迅与女性主义的契合与分殊[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5):48-51.
被引量:3
2
张吕.
被意识形态话语“改编”的鲁迅——追溯新中国鲁迅作品影视戏剧改编六十年[J]
.鲁迅研究月刊,2010(11):16-22.
被引量:1
3
徐仲佳.
性觉醒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兴起[J]
.文学评论,2012(1):157-164.
4
肖瑛.
从鲁迅小说中“我”的不同作用管窥启蒙者的爱与痛[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3-75.
被引量:1
5
卢建红.
涓生的“可靠性问题”[J]
.现代中文学刊,2012(6):63-70.
被引量:4
6
岁涵.
进化论与女权——重读《伤逝》[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5):14-25.
被引量:6
7
冷继颖.
《野草》与鲁迅的启蒙思想“完型”——从《这样的战士》谈起[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5):55-60.
8
冷继颖.
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鲁迅启蒙话语的叙述策略[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5):61-65.
9
王海晗.
暧昧笔致、情理分殊及回心契机——《伤逝》新解[J]
.东岳论丛,2021,42(8):33-42.
被引量:3
10
刘可可,于小植.
《孔乙己》文本形式的功能分析[J]
.鲁迅研究月刊,2022(4):23-28.
1
陈思苓.
《文心雕龙》论文学语言[J]
.文学遗产,1982(3):1-11.
2
方梅.
最难忘却是初恋[J]
.人人健康,1998,0(2):45-45.
3
文侠.
亲爱的 妈妈对你说[J]
.散文诗,2006,0(5):34-39.
4
张清龙.
张清龙组诗[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1):167-169.
5
董瑞祥.
夜半偶遇美人鱼[J]
.留学生,2017,0(5):50-51.
6
王玲玲.
小种子和小芽儿的故事[J]
.小学生作文辅导(今天写什么习作素材版),2015(10):26-27.
7
杨春时,徐晋莉.
现代性与文学思潮[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3):5-11.
被引量:3
8
付娟.
反抗绝望——《野草》的生命哲学[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1):6-6.
9
江汀.
求友声的变奏——关于陆源的札记[J]
.西湖,2017,0(5):82-83.
10
陈丽霞.
“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J]
.南方论刊,2006(11):59-59.
被引量:1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