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洪洞大槐树的风俗及其传说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河北、河南、山东、苏北、皖北一带,常常听到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正象这首人们代代相传的民谣所说的那样,几百年来,这一带的人们一直把洪洞大槐树当作故乡。一棵树,怎么会被这么多的人当作故乡,受到人们这样的崇拜呢?这就要从明朝初年的迁民说起了。
作者
扈新起
出处
《民俗研究》
1990年第4期95-98,共4页
Folklore Studies
关键词
洪洞大槐树
风俗
传说
山西
朱元璋
明朝
河南
怀庆府
广济寺
山东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4
1
张青.
洪洞大槐树移民考[J]
.中国地方志,2003(S1):26-30.
被引量:10
2
叶涛.
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J]
.东岳论丛,1997,18(6):62-67.
被引量:6
3
杨安祥.
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迁民历史地位初探[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3):44-48.
被引量:6
4
赵世瑜.
我是什么人?我是哪里人?[J]
.读书,1999,0(7):137-143.
被引量:4
5
李永芳,周楠.
明初洪洞移民在河南的历史考察[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83-87.
被引量:7
6
魏隽如.
明初移民保定的小兴州人为何称来自山西或洪洞县[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2):179-186.
被引量:4
7
赵世瑜 ,杜正贞 .
追求不断创新之路——赵世瑜教授访谈录[J]
.历史教学,2005(1):5-11.
被引量:4
8
李靖莉,孙远方,宋平.
黄河三角洲洪洞移民考[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4):50-54.
被引量:2
9
王兴亚.
明洪洞大槐树移民说由来与发展的思考[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1):79-84.
被引量:5
10
赵世瑜.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
.历史研究,2006(1):49-64.
被引量:124
引证文献
3
1
乔新华.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3):50-58.
被引量:18
2
赵九洲,王碧颖.
古代华北燃料民俗文化述略[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23(1):35-48.
3
赵艳华.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研究[J]
.金田,2014,0(12):141-14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申红星.
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移民问题探析——以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为中心[J]
.求是学刊,2010,37(2):132-137.
被引量:2
2
阙维民,赵蕃蕃.
山西省洪洞大槐树遗址保护规划的建议[J]
.中国园林,2010,26(10):80-83.
被引量:2
3
戴红稳.
对传统文化之根断裂的哀叹——论蒋韵小说《心爱的树》[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2):73-76.
被引量:3
4
冯明,李桂生.
“江西填湖广暨江右商帮”研究回眸与前瞻[J]
.湖北社会科学,2013(2):94-98.
被引量:3
5
闫爱萍.
关公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民俗研究,2013(4):74-79.
被引量:11
6
邱源媛.
口述与文献双重视野下“燕王扫北”的记忆构建——兼论华北区域史研究中旗人群体的“整体缺失”[J]
.中国史研究,2015(4):165-188.
被引量:11
7
蒋非凡,吕红医.
移民文化视角下方顶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顶村与丁村的比较研究[J]
.华中建筑,2016,34(1):150-153.
8
邱源媛.
从旗人到满族:民间选择与官方导向的二重奏[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9):113-122.
被引量:2
9
林祖锐,仝凤先,周维楠.
文化线路视野下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7,32(11):18-24.
被引量:31
10
彭兰玉,王萌萌.
汉语盂津方言的“Vp走”式祈使句[J]
.宏观语言学,2017,5(1):122-133.
1
任润刚.
寻根问祖话洪洞[J]
.乡音,1998,0(2):42-42.
2
扈新起.
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J]
.山西旅游,2007(2):37-39.
3
路远.
我们来自山西大槐树底下[J]
.报刊荟萃,2003(10):7-8.
4
浩.
话说洪洞大槐树[J]
.农村农业农民,1994(6):45-45.
5
肖枫,王建忠.
洪洞大槐树[J]
.旅游时代,2003,0(Z1):20-21.
6
林思翔.
感受晋南根祖文化[J]
.福建乡土,2004,0(4):44-46.
7
刘浩.
古大槐树揽胜[J]
.风景名胜,1994,0(4):33-33.
8
范忠义.
明代移民遗址──洪洞大槐树祭祖园[J]
.沧桑,2001,0(6):52-53.
9
路远.
我们来自山西大槐树底下[J]
.晚报文萃,2003,0(5):22-23.
10
解维汉.
农民联家也风流——征联大赛获奖专业户苏振学印象[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6(10):4-5.
民俗研究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