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迁民历史地位初探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闻名全国的迁民遗址——古大槐树,在山西洪洞县城北。原古槐明初枯死被狂风吹折,第二代虽枯萎但仍傲然挺立,第三代古槐,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已高十余米,枝壮叶茂,顽强向上,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时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谣的广泛流传,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明初洪洞古大槐树处迁民的深远影响。
作者
杨安祥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44-48,共5页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山西洪洞
深远影响
洪洞大槐树
明太祖
移民
祖先
太宗实录
朱元璋
十三年
统治者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8
1
张青.
洪洞大槐树移民考[J]
.中国地方志,2003(S1):26-30.
被引量:10
2
刘士岭.
“大槐树移民”与明初的垦荒政策[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36-38.
被引量:1
3
叶涛.
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J]
.东岳论丛,1997,18(6):62-67.
被引量:6
4
王瑞平.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迁民及其影响[J]
.中州学刊,1991(2):120-124.
被引量:6
5
扈新起.
洪洞大槐树的风俗及其传说[J]
.民俗研究,1990(4):95-98.
被引量:3
6
查瑞传.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J]
.统计,1981(4):25-27.
被引量:2
7
赵世瑜.
我是什么人?我是哪里人?[J]
.读书,1999,0(7):137-143.
被引量:4
8
李永芳,周楠.
明初洪洞移民在河南的历史考察[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83-87.
被引量:7
9
魏隽如.
明初移民保定的小兴州人为何称来自山西或洪洞县[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2):179-186.
被引量:4
10
赵世瑜 ,杜正贞 .
追求不断创新之路——赵世瑜教授访谈录[J]
.历史教学,2005(1):5-1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郝卫国,边建超.
山西洪洞地区瓣状甲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的调查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115-118.
被引量:2
2
郝卫国,边建超,朱萍.
瓣状甲的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对陕西周至县某村的调查[J]
.人类学学报,2005,24(4):319-327.
被引量:4
3
乔新华.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3):50-58.
被引量:18
4
阙维民,赵蕃蕃.
山西省洪洞大槐树遗址保护规划的建议[J]
.中国园林,2010,26(10):80-83.
被引量:2
5
朱科静,金英姬,金玉姬.
瓣状甲的历史由来及遗传学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8(3):212-215.
被引量:1
6
俞路漫,周芸芸.
中国汉族人群瓣状甲出现频率的调查研究[J]
.天津科技,2018,45(10):89-9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申红星.
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移民问题探析——以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为中心[J]
.求是学刊,2010,37(2):132-137.
被引量:2
2
阙维民,赵蕃蕃.
山西省洪洞大槐树遗址保护规划的建议[J]
.中国园林,2010,26(10):80-83.
被引量:2
3
戴红稳.
对传统文化之根断裂的哀叹——论蒋韵小说《心爱的树》[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2):73-76.
被引量:3
4
冯明,李桂生.
“江西填湖广暨江右商帮”研究回眸与前瞻[J]
.湖北社会科学,2013(2):94-98.
被引量:3
5
闫爱萍.
关公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民俗研究,2013(4):74-79.
被引量:11
6
王军,牛建忠.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35-39.
被引量:3
7
邱源媛.
口述与文献双重视野下“燕王扫北”的记忆构建——兼论华北区域史研究中旗人群体的“整体缺失”[J]
.中国史研究,2015(4):165-188.
被引量:11
8
蒋非凡,吕红医.
移民文化视角下方顶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顶村与丁村的比较研究[J]
.华中建筑,2016,34(1):150-153.
9
Manfei Zhang,Sijie Wu,Juan Zhang,Yajun Yang,Jingze Tan,Haijuan Guan,Yu Liu,Kun Tang,Jean Krutmann,Shuhua Xu,Li Jin,Yaqun Guan,Hui Li,Sijia Wang.
Large-scale genome-wide scans do not support petaloid toenail as a Mendelian trait[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2016,43(12):702-704.
被引量:3
10
朱科静,金英姬,金玉姬.
瓣状甲的历史由来及遗传学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8(3):212-215.
被引量:1
1
薛耀厚,薛宝堂,高凤林.
“大槐树”之说 大槐树之行——方志资料调查访问记[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2).
2
杨正莲.
寻根问祖大槐树[J]
.中国新闻周刊,2011(5):36-39.
3
雷蕾.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J]
.希望月报(下),2007,0(3):17-17.
4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四年总目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4):99-102.
5
朱运兴.
山西洪洞移民中原时因初探[J]
.人口研究,1986,10(1):59-60.
6
中国·洪洞大槐树书法美术邀请展暨洪洞手工艺品展拉开帷幕[J]
.山西旅游,2011(1):49-49.
7
王白鸽.
浅析洪洞民俗 ——以大槐树文化与走亲习俗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6,0(3):190-191.
8
樊诗雨.
寻根祭祖大槐树[J]
.青少年日记,2002,0(12):14-15.
9
安介生,葛剑雄.
洪洞大槐树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六[J]
.寻根,1997,0(6):12-14.
被引量:3
10
魏伯河.
莫让我们的民族蒙羞[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7(8):25-25.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