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科学的精神价值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科学的价值是科学的成果和属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某种性能。一般而言,科学的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才能表现出来)和精神价值。前者是有形的、具体的、易于感知的,而后者则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察觉的。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科学的精神价值乃至科学本身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和误解。
作者
李醒民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7,24,共8页
关键词
精神价值
社会生活
精神气质
人类需要
爱因斯坦
社会发展
信念
自我完善
合理性
科学活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7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38
参考文献
2
1
柳树滋.微观测量与量子力学的人类学特征[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01).
2
李醒民.
科学解释的历史变迁[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7,3(5):71-7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李醒民.
论科学中的价值[J]
.社会科学论坛,2005(9):41-55.
被引量:3
2
庞晓光.
科学的祛魅——论近代科学革命时期科学与价值的关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4):19-24.
被引量:2
3
李醒民.
在思考和超越中跋涉——至今未出版的《科学的历史和哲学》自序[J]
.学术界,2010(9):163-171.
4
李醒民.
论科学中的人性意蕴[J]
.社会科学战线,2013(9):1-3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7
1
李醒民.
必要的张力:在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J]
.社会科学战线,2009(3):30-39.
被引量:5
2
李醒民.
就科学主义及反科学主义答客问[J]
.科学文化评论,2004,1(4):94-106.
被引量:11
3
李醒民.
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启示[J]
.科学文化评论,2005,2(2):92-99.
被引量:26
4
探索科学的人文底蕴──访李醒民研究员[J]
.哲学动态,1999(4):6-9.
被引量:9
5
芮文新.
经济哲学主要问题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1999(4):14-15.
被引量:5
6
李醒民.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下)——狭义相对论创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1986(3):127-132.
被引量:10
7
李醒民.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上)——狭义相对论创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1986(2):79-83.
被引量:12
8
李醒民.
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J]
.哲学研究,1985(6):29-36.
被引量:21
9
李醒民.
论批判学派[J]
.社会科学战线,1991(1):99-107.
被引量:26
10
扈丁.
科学和伦理[J]
.哲学动态,1991(8):26-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8
1
李醒民.
论科学的精神功能[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5):15-24.
被引量:19
2
李醒民.
论科学美和数学美[J]
.湖南社会科学,2006(1):15-21.
被引量:6
3
王海燕,尹冬波.
韦伯“价值中立”学说的质疑与“僭越”[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86-89.
被引量:2
4
申振东.
论科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1-4.
被引量:2
5
赵荃.
弘扬科学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J]
.学理论,2010(10):10-11.
6
李醒民.
科学: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统一体[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449-463.
被引量:17
7
李醒民.
科学是善抑或是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9-31.
8
李醒民.
千里之行足下始,乐在学海风满帆——《科学与价值关系的历史演变》序[J]
.学术界,2011(8):228-236.
9
李醒民.
迈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4):5-29.
被引量:11
10
刁生富.
科学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J]
.学术研究,2001(6):68-72.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38
1
李醒民.
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 从民国时期的相关讨论说起[J]
.科学文化评论,2022,19(6):5-17.
被引量:5
2
赵静.
法学的科学性问题研究[J]
.北方法学,2022,16(6):62-80.
被引量:2
3
何燊,许斗斗.
建设海西,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精神[J]
.海峡科学,2010(11):162-163.
4
崔志蕊.
科学技术价值观研究综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2):45-46.
被引量:4
5
赵金龙.
科学之美——科学与全民美学素质[J]
.科普研究,2011,6(S1):104-108.
被引量:1
6
吴银银,陈志伟.
HPS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研版),2008,0(3):4-5.
7
胡俊平,钟琦,罗晖.
科普信息化的内涵、影响及测度[J]
.科普研究,2015,10(1):10-16.
被引量:19
8
赵美娟.
现代医学人文回归的学术性与现实性[J]
.医学与哲学,2004,25(8):25-27.
被引量:59
9
吴国林.
科学负荷价值新论[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20-24.
10
巨乃岐,刘冠军,沙世蕤.
"两个第一和两个尊重"与"科教兴国和国兴科教"——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几点体会[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6):58-61.
1
柯凡.
天赐与人赐[J]
.英才,2001,0(6):89-89.
2
刘兵.
看不见的更有价值[J]
.医药保健杂志,2004(09B):38-38.
3
西贝.
送点意思[J]
.公共关系,2001(1):30-31.
4
王克千.
改革与价值观念断想[J]
.社会科学,1986(9):10-12.
被引量:2
5
贺利平.
人生价值的几点辩析[J]
.科技信息,2006(04S):214-214.
6
陈金美.
关于认识论发展的思考[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9(2):11-14.
7
李连科.
论精神价值的生产[J]
.人文杂志,1986(3):23-28.
被引量:1
8
李连科.
在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协调发展中实现人的价值[J]
.社会科学战线,1987(3):96-100.
9
李丽芳.
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演进及发展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3):15-21.
10
一舟.
婚姻是“我们”的[J]
.科学养生,1999,0(2):36-37.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