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昆曲常用曲牌的建议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昆剧的唱腔艺术很美,对于它的典雅、静谧、缠绵、婉转为主的传统美,人们都给以很高的评价。然而后人,有时也面对浩瀚的曲牌、复杂的音乐体制,产生某种困惑。
作者
顾兆琳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3-79,共7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昆曲
唱腔艺术
昆剧
音乐
传统美
剧本创作
曲牌体
北曲
宫音系统
戏曲音乐
分类号
J [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2
1
戴镏龄.
《麥克佩斯》与妖氛[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10(2):26-32.
被引量:4
2
胡妙胜.
莎士比亚戏剧的视觉世界[J]
.戏剧艺术,1986(3):109-113.
被引量:3
3
霍华德.伯曼,帕特丽莎.褒雅特,潘志兴,史学东.
对话:莎士比亚与现代戏剧[J]
.艺术百家,1991,7(4):70-77.
被引量:1
4
李伟民.
一种文化现象的继续——论莎士比亚作品的传播[J]
.国外文学,1993(2):65-73.
被引量:3
5
计镇华.
蓦然回首——我的演艺生涯[J]
.上海戏剧,1996,0(2):11-18.
被引量:1
6
杨世彭,潘志兴.
对话:戏剧,在东西方文化的交叉点上[J]
.戏剧文学,1992(3):51-57.
被引量:2
7
胡申生.
从演员到导演:一条充满艰辛和希望的路——记昆剧导演沈斌[J]
.戏曲艺术,1991,12(4):86-91.
被引量:1
8
黄佐临.
我的“写意戏剧观”诞生前前后后[J]
.中国戏剧,1991,0(7):51-52.
被引量:3
9
徐宗洁.
从《欲望城国》和《血手记》看戏曲跨文化改编[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4(2):58-70.
被引量:5
10
黄佐临.
昆曲为什么演莎士比亚[J]
.上海戏剧,2006(8):40-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刘芳.
论传统曲律赋予新编昆剧的艺术性与传播力——从罗周新编昆剧的曲调创作谈起[J]
.戏曲研究,2020(3):45-62.
被引量:3
2
李伟民.
从莎士比亚《麦克白》到昆剧《血手记》[J]
.国外文学,2015(2):42-51.
被引量:7
3
张玄.
淬炼、转型与经典化——从精英艺术、大众娱乐的两个个案谈起[J]
.艺术学研究(辑刊),2014(1):468-48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瑞环.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比较昆剧《血手记》和莎剧《麦克白》[J]
.戏剧之家,2016(14):16-17.
被引量:1
2
翟兵.
笔落惊风雨,戏成泣鬼神——小议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学特点[J]
.文化月刊,2019,0(12):151-151.
被引量:1
3
李伟民.
新时期中国莎士比亚戏剧批评[J]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2021(2):48-70.
4
汤霁昀.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舞台的戏曲呈现[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23):50-53.
5
丁盛.
罗周昆剧创作论[J]
.戏曲研究,2022(2):250-267.
6
唐珺倩.
借宫曲牌【四边静】特征探究——以北曲正宫【端正好】套内【四边静】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1):65-73.
7
陶蕾伃.
新编昆剧《世说新语》的创新探索[J]
.四川戏剧,2023(5):16-19.
8
宋宝珍,刘婧.
底色与建构:写意戏剧观的源流及特点[J]
.上海艺术评论,2025(1):16-20.
9
钟鸣.
再叙事、抒情化与现代性——跨文化戏曲改编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三个路径[J]
.大舞台,2025(2):67-73.
10
邓莉华,周旺.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人生的对比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6,0(2X):101-101.
1
肖杨.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之比较[J]
.北方音乐,2012,32(9):51-52.
2
周维培.
王正祥与他的十二律昆腔、京腔谱——兼说弋阳腔音乐体制与剧目系统[J]
.中华戏曲,1996(2):118-132.
被引量:2
3
许梅华.
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的比较研究[J]
.音乐创作,2009(3):115-117.
被引量:1
4
张战英.
浅谈黄梅戏的音乐体制[J]
.黄梅戏艺术,1998,0(4):48-49.
被引量:1
5
关秀丽.
晋北大秧歌比较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6):84-85.
6
于雅琳.
徐州琴书经典节目音乐分析[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4):107-111.
被引量:1
7
顾兆琳.
昆曲常用曲牌在《班昭》一剧中的运用[J]
.上海戏剧,2001,0(7):35-35.
被引量:1
8
魏天葆.
越调唱腔曲牌与早期音乐体制——从“挂起四弦唱三天”说起[J]
.东方艺术,2005(6):50-52.
被引量:1
9
姚炳秀.
研究音乐文化与音乐学人才培养[J]
.明日风尚,2016,0(22):192-192.
10
在戏曲音乐研究的纵深处追寻——评《张泽伦戏曲音乐文集》[J]
.人民音乐,1997(9):33-34.
艺术百家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