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误解要避免,“误差”却是必要的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黄梅的文章《也论巴赫金》 (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就拙作《复调小说:作者与月人公》与宋大图的文章(均载《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提出,在关于巴赫金的研究中,我们把焦点集中在“巴赫金有关陀思妥耶夫基研究的论文”上。她认为这种单一性造成了巴赫金研究中的种种“误差”。“误差”
作者
钱中文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0-36,10,共8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关键词
巴赫金
“误差”
文学评论
复调小说
外国
焦点
均载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诗学》
对话关系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99
1
李雷.
粉丝批评的崛起——粉丝文艺批评的形态、策略与抵抗悖论[J]
.探索与争鸣,2021(1):86-94.
被引量:10
2
李凤亮.
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1):92-97.
被引量:38
3
史忠义.
泛对话原则与诗歌中的对话现象[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3):15-21.
被引量:5
4
刘再复,刘剑梅.
东西方的两种伟大心灵景观——曹雪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J]
.书屋,2008(6):10-18.
被引量:3
5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24
6
袁毓林.
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85-201.
被引量:109
7
夏忠宪.
《红楼梦》与狂欢化、民间诙谐文化[J]
.红楼梦学刊,1999(3):202-213.
被引量:8
8
钱中文.
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J]
.文艺研究,1998(1):32-46.
被引量:19
9
何茂正.
“复调小说”理论与陀氏小说的鉴赏[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6):72-78.
被引量:1
10
刘再复.
论文学的主体性[J]
.文学评论,1985(6):11-26.
被引量:391
引证文献
12
1
曾军.
中国巴赫金接受二十年[J]
.人文杂志,2005(2):94-100.
被引量:5
2
雍青.
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与巴赫金形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118-123.
3
刘宇红,刘肯红.
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子句的语义研究[J]
.中国外语,2006,3(3):21-25.
被引量:6
4
曾军.
问题意识的对话——中国巴赫金接受30年的回顾与反思[J]
.学习与探索,2009(5):210-218.
被引量:1
5
周启超.
多语种跨学科的辐射与覆盖,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平台——论当代中国对巴赫金文论的接受[J]
.求是学刊,2013,40(1):12-20.
被引量:4
6
张金圈.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运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1):31-36.
被引量:1
7
丁世鑫.
21世纪前十年中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J]
.临沂大学学报,2021,43(6):49-59.
8
高彩荣.
《唐宫夜宴》现象背后的话语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7):91-93.
9
张开焱.
照着说 接着说 对着说 说自己的——中国叙事学的创新发展路径浅谈[J]
.甘肃社会科学,2023(1):80-92.
被引量:2
10
曾军.
巴赫金接受与中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J]
.人文杂志,2003(4):103-1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徐刚,胡铁生.
未来主义: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新趋势[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2):90-95.
被引量:3
2
张开焱.
在开放对话中实现综合、创新和超越——钱中文先生学术思想特征浅谈[J]
.文艺争鸣,2022(10):103-108.
3
吴忠岫.
《使至塞上》的主体间性对话解读[J]
.文教资料,2008(21):6-8.
4
郑润良.
去“独白”的绝断与暧昧——论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观[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12):116-117.
5
韩丽丽,徐红.
俄语对话研究在中国[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7):133-135.
6
杨建.
乔伊斯与巴赫金[J]
.外国文学研究,2009,31(3):109-122.
被引量:3
7
李芳.
《驼峰上的爱》复调主题生成的形式因素分析[J]
.前沿,2009(11):185-189.
8
范颖.
文学教育活动中的主体间性[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45-48.
9
刘宇红.
索绪尔符号学二元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兼谈索绪尔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的比较[J]
.俄罗斯文艺,2012(1):119-125.
被引量:4
10
刘宇红.
从复调音乐和复调小说到复调翻译——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翻译为例[J]
.俄罗斯文艺,2014(1):79-85.
被引量:1
1
夏忠宪.
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一瞥[J]
.俄罗斯文艺,1995(4):64-68.
被引量:6
2
许云和.
古辞《欢闻》与《欢闻歌》考论[J]
.中华文史论丛,2003(76):183-194.
3
张晓凤.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校读[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12-14.
4
吕克俭.
泰白魂诗词本事[J]
.东坡赤壁诗词,2016,0(1):63-64.
5
白金.
乾隆皇帝究竟几次巡幸天津(连载十一)[J]
.天津档案,2008(11):46-47.
6
李振中.
南唐元宗君臣元日唱和之年考辨[J]
.兰台世界(下旬),2013(11):40-41.
被引量:1
7
郝江波.
论网络文学的“大众化”立场[J]
.芒种(下半月),2014(1):26-27.
8
胡建升.
杨万里佚文考[J]
.文献,2006(2):101-104.
被引量:1
9
罗鹭.
伪《杜律虞注》考[J]
.古典文献研究,2004(1):312-321.
被引量:2
10
梅兰.
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4):117-121.
被引量:6
外国文学评论
198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