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易”的发生之四个阶段一般讨论《易经》或《周易》历史发展是指《周易》形成后经先秦易、汉易、唐易、宋易及清易的历史发展。此项《易经》研究是发展《易经》所需要的,它可以作为一个时代文化文物的依据,也可以显示某一时代学者的思想内涵,对《易经》作为一个系统思想的了解自然有所彰明。事实上,此一易学历史的研究也可显示《易经》思想的辩证发展,但也突出了其限制性,更呈显《易经》系统中发生的问题。
作者
成中英
机构地区
美国夏威夷大学
出处
《周易研究》
1990年第1期1-14,共14页
Studies of Zhouyi
关键词
数字卦
易经
象数
四个阶段
周易
系辞
天圆地方
易象
阴阳
宇宙图象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9
1
谭明冉.
数字卦和《周易》关系再探——以《左传》“龟,象也;筮,数也”为视角[J]
.周易研究,2022(5):82-91.
被引量:2
2
晏昌贵.
西周陶簋所见筮数、图象考释[J]
.周易研究,2009(2):12-18.
被引量:3
3
王化平.
数字卦与《周易》[J]
.周易研究,2009(2):19-23.
被引量:5
4
晁福林.
商代易卦筮法初探[J]
.考古与文物,1997(5):59-63.
被引量:5
5
郑若葵.
安阳苗圃北地新发现的殷代刻数石器及相关问题[J]
.文物,1986(2):46-51.
被引量:22
6
陈全方.
周原出土陶文研究[J]
.文物,1985(3):63-75.
被引量:11
7
萧汉明.
论《周易》的哲学思想与爻性爻位的关系[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39(5):43-50.
被引量:2
8
宋镇豪.
再论殷商王朝甲骨占卜制度[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9(1):12-27.
被引量:13
9
张政烺.
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
.考古学报,1980(4):403-415.
被引量:130
10
张亚初,刘雨.
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J]
.考古,1981(2):155-163.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3
1
林雄洲,陈墀成.
“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哲学思考——兼论成中英的科学转化观[J]
.广西社会科学,2014(2):59-63.
被引量:1
2
成中英.
本体诠释学体系的建立: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3):252-264.
被引量:14
3
孙航,骆炀.
论数字卦名称的动态发展过程[J]
.周易研究,2024(5):89-10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彭启福.
走向本体与方法的统一——成中英“本体诠释学”印象[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4):47-51.
被引量:1
2
张汝金.
形而上者谓之道——《易传》本体论浅析[J]
.周易研究,2007(2):73-79.
被引量:1
3
吴倩.
从哲学诠释学到本体诠释学——加达默尔与成中英对本体论的探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25-129.
被引量:1
4
曹洪洋.
对诠释学几种误读的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12,27(1):135-140.
被引量:1
5
成中英.
论本体诠释学的四个核心范畴及其超融性[J]
.齐鲁学刊,2013(5):5-11.
被引量:15
6
林安梧.
“道”、“经典”与“诠释”——“经典诠释”的存有学探源[J]
.学术月刊,2014,46(6):16-26.
被引量:2
7
陈凤.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哲学创建简评[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7):19-21.
被引量:1
8
陈凤.
中国古代科技观的本体诠释研究[J]
.前沿,2014(23):69-70.
被引量:1
9
潘德荣.
“德行”与诠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17(6):23-41.
被引量:33
10
蔡祥元.
成中英本体诠释学的基本内涵及其困境[J]
.周易研究,2018(3):70-79.
被引量:4
1
何云波,李松.
天地间——天圆地方[J]
.围棋天地,2006(2):68-70.
2
苏建强.
易象视域下的俞琰易学思想探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9(3):54-61.
被引量:2
3
汪学群.
论惠栋复兴汉儒易学的学风[J]
.中国史研究,2005(4):139-149.
被引量:4
4
自撰一联[J]
.围棋天地,2010(16):20-20.
5
刘克礼.
对彝族、汉族开天辟地神话的一些共同点的思考[J]
.毕节师专学报,1995,19(1):65-69.
6
徐山.
释“直方”[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0(3):78-78.
被引量:1
7
王一丁.
禅宗与时代文化[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2,0(1):16-17.
8
周红果.
大地伦理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J]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1):119-122.
被引量:2
9
圣召摇篮 教会希望——新落成的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J]
.中国宗教,2006(10).
10
张芋心.
有一呆花开满记忆[J]
.七彩语文(初中),2016(11):12-13.
周易研究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