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墟”考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虚”,本是荒坡土丘、遗址故城之义,可在我国的某一特定区域,它却是一个特指名词:集市。北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说: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又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即此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虚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虚不亦宜乎?吴氏之文,不仅指出了“虚”作为集市名称的使用范围,而且提出了“虚”之所以为“虚”
作者
白耀天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1987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古越人
集市
中原文化
岭南
指称
壮族
春秋战国
布依族
海南岛
墟市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0.6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82
1
陈炜.
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异[J]
.百色学院学报,2003,17(1):89-92.
被引量:3
2
云汉.
歌圩[J]
.满族研究,1998(4):35-35.
被引量:1
3
钟如雄.
民族语言:民族的标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6):33-35.
被引量:5
4
白耀天.
《粤风·俍歌僮歌》音义[J]
.广西民族研究,1986(3):108-125.
被引量:4
5
潘世雄.
铜鼓入土原因论[J]
.广西民族研究,1985(2):54-60.
被引量:5
6
卢茂村.
福建连江发掘西汉独木舟[J]
.文物,1979(2):95-95.
被引量:14
7
卢敏飞.
五月分龙说庙节——毛南族分龙节及其文化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1992(3):115-121.
被引量:6
8
蒙宪.
歌圩壮称的语言民族学探讨[J]
.民族研究,1988(3):37-45.
被引量:6
9
覃桂清.
广西为何成歌海[J]
.民族艺术,1987(1):105-118.
被引量:3
10
黄世杰.
壮族古代的天文历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2):62-6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3
1
謝榮娥.
再釋“步、埠”[J]
.文献语言学,2021(2):54-62.
2
李富强.
壮族的文化传递[J]
.广西民族研究,1993(2):59-69.
被引量:1
3
梁昭.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139-146.
被引量:7
4
陈炜.
近代右江流域城镇圩市发展与民族经济融合[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1):90-100.
被引量:7
5
白耀天.
“步”考[J]
.广西民族研究,2007(3):136-141.
被引量:5
6
陈炜.
近代西南民族地区宗教与圩镇经济发展关系探析--以广西为例[J]
.宗教学研究,2009(2):129-135.
被引量:5
7
覃凤余,杨扬.
徐松石民族学论著中的语言学思想[J]
.广西民族研究,2010(4):155-163.
被引量:1
8
白耀天.
元丰二年十月以前广源州为宋朝领土辨证——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二[J]
.广西民族研究,2000(3):99-108.
被引量:6
9
陈炜.
时清时期粤商会馆与广西民族经济的发展[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1):62-65.
被引量:2
10
韦亮节.
“趁虚人”与他们的圩——论壮族圩的场域建构[J]
.地方文化研究,2021,9(6):80-88.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张晨.
以“花婆”为媒:“圩”共同体建构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20,31(1):102-107.
被引量:4
2
謝榮娥.
再釋“步、埠”[J]
.文献语言学,2021(2):54-62.
3
高超群.
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61-168.
4
覃凤余.
壮语地名及其研究——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J]
.广西民族研究,2005(4):109-120.
被引量:21
5
梁昭.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139-146.
被引量:7
6
宁金.
近代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研究——“民间力量”与近代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概观[J]
.百色学院学报,2008,21(1):103-107.
被引量:1
7
肖瑜.
中国地名学研究的奇葩--《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评介[J]
.广西民族研究,2008(3):203-205.
被引量:1
8
罗彩娟.
侬智高研究综述[J]
.广西民族研究,2009(3):96-103.
被引量:5
9
高超群.
2009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2):158-165.
10
康忠德.
释“步”“埠”[J]
.民族语文,2010(5):33-37.
被引量:3
1
陆勇强.
出城要趁早[J]
.文苑,2012(3):44-44.
2
宾长初.
明清时期广西墟镇的发展[J]
.社会科学探索,1990(5):101-105.
3
陈运飘.
宗族与墟市关系的人类学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01(1):27-31.
被引量:6
4
单国新.
豫东南大荒坡起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3(4):111-116.
5
陈铿.
福建的墟期[J]
.东南文化,1986(1):71-73.
被引量:1
6
李龙潜.
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及其特点[J]
.学术研究,1982(6):85-91.
被引量:10
7
罗国州.
古代临高的乡都和墟市小考[J]
.海南档案,2005(4):48-48.
8
杭侃.
蒙元四都记之三——争议元大都[J]
.文物天地,2003,0(10):18-23.
9
随季.
川北锁钥的烟村市阛[J]
.经营管理者,2016,0(26):94-97.
10
刘文俊.
清末民国年间广西农业商业化趋势与城镇、墟市的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1):43-47.
被引量:1
广西民族研究
198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