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评日本盗窃罪中“占有”的界定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日本刑法中的财产犯罪包括财物罪和利益罪.财物罪又分为取得罪和毁损罪,并以"占有"为根基确立财物罪中取得罪的法益.以盗窃罪为例,窃取他人财物时,可能成立盗窃罪.这里的他人财物,即是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如何界定"占有"的含义和范围,成为判断盗窃罪成立的关键问题.最近,日本最高裁判所裁判了一个与该问题有关的案件,对界定盗窃罪中"占有"的含义和范围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作者
李敏敏
机构地区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12期70-73,共4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盗窃罪
侵占罪
手机
遗忘物
遗失物
侵犯财产罪
被害人
财物
日本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DD914 [政治法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运光.
关于侵占罪中遗忘物、埋藏物的探讨[J]
.人民检察,1998(9):22-23.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
1
林瑞青.
论遗失物之法律界定[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4):21-24.
被引量:1
2
张纪寒.
从遗失物制度解读我国侵占遗忘物犯罪的法律规定[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6):681-687.
被引量:4
3
罗斌,刘少夫.
侵占罪中的埋藏物之辨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3):258-259.
被引量:1
4
沈剑.
无主财产归属纠纷的法理原则解决——以四川彭州乌木案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63-64.
被引量:1
5
刘明祥.
论侵占遗忘物、埋藏物[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9(1):48-52.
被引量:9
6
潘庸鲁.
拾取“遗忘物”法律性质研判[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28(6):82-92.
被引量:2
1
谢鸥.
试论我国先占制度的建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89-92.
2
周光富,王泽文.
职务侵占罪之“非法占为己有”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09(14):271-271.
3
王海燕.
民刑模糊案件界分——以非法取回自己所有而为他人占有的财产类案例为例[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18(6):6-11.
4
楼争青.
论遗失物取得制度的二元性[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8):38-39.
5
宫婷.
用非法手段实现自己合法财产权益行为的罪或非罪研究——盗窃自己所有而为他人占有的财物[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0(5Z):60-60.
6
夏梅花.
浅析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9):371-371.
7
郭旭强,鞠佳佳.
以非法手段取回他人占有下的本人财物行为定性问题的思索[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4):49-53.
被引量:2
8
李岚.
也论盗窃罪的客体——从秘密取回自己所有而为他人占有的财物说开去[J]
.黑河学刊,2014(8):72-74.
被引量:3
9
蔡雅奇,徐梦萍.
将他人占有物误认为是遗忘物据为己有的行为定性问题探析——兼论盗窃罪与侵占罪的界分[J]
.中国检察官,2013(2):3-6.
被引量:2
10
杨高峰.
冒充灾民搬取灾区大件家电物品行为的定性[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2):42-46.
中国检察官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