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孙中山理论与实践的普遍意义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三分之二个世纪前,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他的非时的离去——北伐战争的风暴正在广东形成和升起——引起了广泛深切的哀悼,追思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场政治思想运动.除了帝国主义及其在华的走狗外,世界人民——年青的苏维埃国家、殖民地附属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广大群众与中国人民一起,表达了对这位巨人的至深的敬意,认同了他的思想和实践.
作者
张磊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55-64,共10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孙中山
世界主义
“大亚洲主义”
被压迫民族
苏维埃国家
普遍意义
民族主义
理论与实践
帝国主义
选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本即将问世[J]
.真理的追求,1995(7):24-24.
被引量:179
共引文献
178
1
姜国树.
审美文化的当代发展及其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2):35-38.
2
李荣海.
人的多样性存在方式与人学发展思路[J]
.东岳论丛,1999,20(1):128-133.
被引量:8
3
陈成,周翔.
论社会全面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J]
.青海社会科学,1999(6):3-8.
被引量:1
4
廖杨.
中国少数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1999(2):18-24.
被引量:1
5
张一平,胡素萍.
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整体观[J]
.史学理论研究,1999(4):5-13.
6
彭家华.
论公民政治意识与社会发展[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15(4):44-45.
7
赵玉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念更新的哲学思考[J]
.齐鲁学刊,1999(3):78-81.
8
李声禄.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轨迹及其历史启示[J]
.社会科学战线,1998(1):217-226.
9
陈成文.
从社会全面发展看精神文明建设——兼论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发展理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5):27-32.
被引量:1
10
朱美芬.
从人的需要层次看道德建设的途径[J]
.青海社会科学,1998(6):82-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历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00(1).
被引量:5
2
杨子纬.
孙中山与民粹主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4(3):46-50.
被引量:3
3
王进.
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J]
.文史哲,1981(4):39-45.
被引量:6
4
夏良才.
亨利·乔治的单税论在中国[J]
.近代史研究,1980(1):248-262.
被引量:10
5
高放,韦庆远,刘文源.
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探索[J]
.东岳论丛,1980,1(2):69-77.
被引量:16
6
陶季邑.
辛亥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社会主义思想新论[J]
.求索,1993(4):108-112.
被引量:3
7
夏良才.
孙中山与基尔特社会主义[J]
.近代史研究,1991(2):169-186.
被引量:7
8
章开沅.
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J]
.近代史研究,1983(1):163-191.
被引量:32
9
胡瑞华.
孙中山与中国传统文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2):121-127.
被引量:4
10
陶季邑.
孙中山对国情的探索[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23(2):97-10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雅兴.
孙中山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2-4.
2
敖光旭.
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7-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雍梦茜.
21世纪以来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6):289-291.
1
陈锡祺.
孙中山与日本[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4):1-7.
被引量:3
2
蒋翰廷,赵矢元.
略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与日本“大亚洲主义”的本质区别[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14-19.
被引量:4
3
周宏府.
马克思关注中国[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8(2):98-105.
4
张翠娥,孙石煌.
试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J]
.广东社会科学,1992(2):80-85.
被引量:1
5
黄德发.
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问题平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26(1):26-32.
被引量:2
6
赵军.
孙中山和大亚洲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1988(4):195-201.
7
朱桂莲.
孙中山与亚洲民族解放斗争[J]
.江汉学术,1991,22(3):55-62.
8
林戬.
中国第一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3-11.
9
郑应洽.
宋庆龄与国共合作[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3):52-59.
10
陈其明.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2-8.
广东社会科学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