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3-8,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178
-
1姜国树.审美文化的当代发展及其抉择[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2):35-38.
-
2李荣海.人的多样性存在方式与人学发展思路[J].东岳论丛,1999,20(1):128-133. 被引量:8
-
3廖杨.中国少数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1999(2):18-24. 被引量:1
-
4张一平,胡素萍.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整体观[J].史学理论研究,1999(4):5-13.
-
5彭家华.论公民政治意识与社会发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15(4):44-45.
-
6赵玉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念更新的哲学思考[J].齐鲁学刊,1999(3):78-81.
-
7李声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轨迹及其历史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1998(1):217-226.
-
8陈成文.从社会全面发展看精神文明建设——兼论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发展理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5):27-32. 被引量:1
-
9朱美芬.从人的需要层次看道德建设的途径[J].青海社会科学,1998(6):82-87. 被引量:2
-
10王勋铭.论民族的民族特点[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19(6):70-74. 被引量:2
-
1孙国棋.加快改革步伐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J].云南财政与会计,2003(11):1-1.
-
2黄学规.经济建设与党风建设[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8,20(6):7-9.
-
3陶一夫.社会全面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J].党政论坛,1996(12):29-31.
-
4抓住良好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J].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1(20):43-44.
-
5李志科.在履行职能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J].乡音,2009,0(3):17-17.
-
6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J].新疆人大,2007,0(2):17-17.
-
7詹斌,王青娟.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全面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1997(S1):65-70.
-
8依托项目建设 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5(4).
-
9朱向东,蒋亚非,杜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J].天中学刊,1997,12(6):26-27.
-
10游伯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J].福州党校学报,2003(5):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