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新走向
被引量:8
New Trends in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ry Studies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1994年第1期1-13,共13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143
-
1刘耘华.从“比较”到“超越比较”——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再探索[J].文学评论,2021(2):150-157. 被引量:12
-
2曹顺庆.比较文学的问题意识:以“和而不同”的尴尬现状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5-7. 被引量:9
-
3邓年刚.“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专家谈[J].外国文学研究,2003,25(4):146-152. 被引量:4
-
4聂珍钊.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0,22(4):117-124. 被引量:35
-
5查晓燕.“异”之诠释:19世纪上半期俄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俄罗斯文艺,2000(S1):57-61. 被引量:4
-
6钱中文.再谈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艺研究,1999(3):73-88. 被引量:30
-
7罗宗强.古文论研究杂识[J].文艺研究,1999(3):111-121. 被引量:62
-
8高楠.中国文艺学的转换之根及其话语现实[J].社会科学辑刊,1999(1):128-134. 被引量:13
-
9乐黛云.重读杨周翰先生的《欧洲中心主义》[J].中国比较文学,1999(3):1-8. 被引量:8
-
10吴兴明.理路探微:诗学如何从“比较”走向世界性──对曹须庆比较诗学研究的一种解读[J].中国比较文学,1999(3):78-8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8
-
1刘小刚.释义学的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定位[J].兰州学刊,2006(2):78-81. 被引量:1
-
2曹顺庆.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7,29(3):127-138. 被引量:20
-
3刘伟.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3):86-92. 被引量:5
-
4梁芳.王熙凤与郝思嘉:对X+Y比较模式之反思[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0(4):78-82.
-
5曹顺庆.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1):4-20. 被引量:3
-
6卢婕.21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转向[J].中国比较文学,2023(2):162-177. 被引量:2
-
7甘露.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国译论: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的理论同构[J].中国翻译,2025,46(4):8-16.
-
8刘婉竹,胡铁生.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变异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之路及其现实境遇[J].求是学刊,2025,52(4):176-186.
二级引证文献31
-
1李斌,陈强.比较文学变异学与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主义探究[J].新纪实,2021(3):43-45.
-
2张文彬.试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94-95.
-
3张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影响变异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1-144. 被引量:2
-
4杨浡伟.观澜而索源 反本而弥新——曹顺庆文学理论研究述评[J].东方丛刊,2009(3):16-30. 被引量:2
-
5张少雄.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应然使命[J].现代大学教育,2010,26(2):1-8. 被引量:11
-
6王鹏.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3):46-48. 被引量:1
-
7余新华.新时期比较文学的三个特质与续进[J].学术论坛,2011,34(3):160-164. 被引量:1
-
8吴超.关于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5):48-50.
-
9李清良,夏亚平.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6):99-106. 被引量:3
-
10王艳芳.互联网与外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J].消费导刊,2014(4):156-156.
-
1对比较文学理论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1995(2):179-187. 被引量:2
-
2杜维斌.比较文学:走向21世纪的显学──“跨世纪的中国比较文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1997(3):153-155. 被引量:1
-
3黄耀华.回顾与展望──“广东比较文学研究会’96学术年会”述要[J].中国比较文学,1997(1):144-146.
-
4唐建清.充满生机的学术研究领域──比较文学在江苏[J].中国比较文学,1996(4):121-131.
-
5智量.比较文学在中国[J].文艺理论研究,1988(1):58-66. 被引量:2
-
6张辉.文学对话: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点[J].中国比较文学,1998(3):1-14.
-
7傅修延.灯塔下并不黑暗——读《比较文学三百篇》[J].外国文学研究,1991,13(4):138-139.
-
8黄耀华.广东比较文学十年[J].中国比较文学,1997(2):120-126.
-
9陈厚诚.比较文学在四川[J].中国比较文学,1995(1):180-191. 被引量:6
-
10曹顺庆.跨文化: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潮[J].中国比较文学,1998(1):41-44.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