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电影理论在中国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电影理论在中国胡克西方电影理论通常被划分为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现代理论主要指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等阐释电影形成的理论体系,约起源于60年代中期,7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80年代初,我国开始介绍,数年后,作为理论体系全...
作者
胡克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5-74,共10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关键词
中国电影理论
现代理论
当代电影
西方现代电影理论
符号学
中国学者
意识形态批评
结构主义
理论体系
电影艺术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10
1
贾磊磊.
中国电影学派价值体系的时代建构[J]
.艺术学研究,2019,0(2):46-50.
被引量:8
2
罗艺军.
中国电影理论研究──20世纪回眸[J]
.文艺研究,1999(3):200-206.
被引量:18
3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51
4
屈雅君.
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J]
.当代电影,1998(2):32-37.
被引量:16
5
远婴.
现代性文化批评和中国电影理论——八九十年代电影理论发展主潮[J]
.电影艺术,1999(1):17-22.
被引量:13
6
李奕明.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 90年代前期中国大陆电影的演变[J]
.电影艺术,1998(1):15-22.
被引量:13
7
钟惦棐.
中国电影艺术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电影美学[J]
.文艺研究,1981(4):42-46.
被引量:16
8
庄宇新.
当代中国大陆电影的经济问题(上)[J]
.当代电影,1996(3):17-23.
被引量:1
9
罗艺军.
中国电影理论与“洋务派”[J]
.电影艺术,1995(3):28-34.
被引量:6
10
王富仁.
由《红粉》所想到的[J]
.当代电影,1995(4):60-6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1
1
饶曙光,兰健华.
共同体美学方法论溯源——巴赞与钟惦棐的启示[J]
.电影新作,2020(6):22-28.
被引量:5
2
邓广,赵成文.
作为社会实践的电影研究[J]
.当代电影,2002(4):55-59.
被引量:2
3
李琳.
80年代以来女性电影[J]
.文艺争鸣,2006(4):113-122.
被引量:14
4
沈小风.
论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在中国的发展[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2):102-108.
被引量:1
5
陈山.
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J]
.当代电影,2008(11):32-37.
被引量:14
6
齐伟.
论新时期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影响——以暑期国际电影讲习班(1984-1988)为例[J]
.电影新作,2016(3):37-44.
被引量:3
7
李宁.
中国电影学派的主体意识建构——以“影戏”理论为中心的考察[J]
.电影新作,2018(1):17-23.
被引量:5
8
李黎明.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作者论批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26(5):78-88.
被引量:1
9
万传法.
中国电影的历史重述与理论建构思考[J]
.电影艺术,2022(6):36-44.
被引量:1
10
袁智忠.
学术转型与学派建设双重视域下的电影伦理学[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3,41(2):88-94.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饶曙光,兰健华.
共同体美学方法论溯源——巴赞与钟惦棐的启示[J]
.电影新作,2020(6):22-28.
被引量:5
2
沈小风.
论数字技术语境中的电影美学构建[J]
.电影评介,2008(21):52-53.
被引量:2
3
汪梨,陈竹,金纯峰.
商业时代电影批评的价值与话语重构[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79-80.
被引量:1
4
陈旭光.
再出发:“80年代”的遗产与波德维尔的反思——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文化批评的反思与展望[J]
.当代电影,2009(9):71-75.
被引量:16
5
詹才女.
电影与何去何从的女性主义[J]
.电影文学,2009(22):19-21.
被引量:4
6
葛延峰.
放逐“女性”的女性电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电影解读[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50-53.
被引量:3
7
张聪.
女性主义视域中的马俪文电影创作[J]
.当代文坛,2010(6):144-146.
被引量:4
8
韦佳.
中国体育电影中“阴盛阳衰”现象的历史与文化学分析[J]
.电影文学,2011(10):19-21.
被引量:2
9
王彩君.
具有东方美感的女性思维解放——解析李少红影片中体现的女性思维[J]
.剧作家,2012(1):146-149.
10
陈依妮,王晚霞.
六十年来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J]
.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0):81-83.
1
胡克.
谢晋电影与中国电影理论发展[J]
.当代电影,2004(1):31-34.
被引量:5
2
廖静.
意识形态批评与现代电影理论[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14-17.
被引量:2
3
郭良实.
清华美院成立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J]
.美术,2016(10):8-8.
4
贾磊磊.
叙事改变意义[J]
.电影艺术,2006(6):62-64.
被引量:5
5
陈泽辉.
从符号学视域看电影《人在囧途》[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0):251-251.
6
李志敏.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中国vs西方[J]
.电影新作,2007(4):54-57.
被引量:6
7
薛永年.
构建体大思精的中国画现代理论体系——在主持第三届当代中国画论坛上的发言[J]
.中国画画刊,2010(1):80-81.
8
郭小橹.
当代电影理论中的“语言”观质疑[J]
.当代电影,1999(2):63-65.
被引量:4
9
金虎.
电影理论转型视野中的符号学新发展[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5-9.
被引量:3
10
郑伟.
论中国电影实践的理论来源[J]
.青年文学家,2009,0(13):51-51.
当代电影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