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张寅生水下考古是考古学派生出的一门分支,也是田野考古往水域的延伸。占世界百分七十的水域下面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蕴藏着许多古代人类生活的遗址、遗迹和遗物。据考证,自古以来仅沉睡海底的沉船即多达一百万艘。法国潜海考古先驱者费...
作者
张寅生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4期32-36,共5页
Southeast Culture
关键词
水下考古学
探测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
田野考古
古代沉船
考古工作
佛罗里达海峡
勘探技术
超声波
考古学家
分类号
K85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51
1
吴春明,张威.
海洋考古学:西方兴起与学术东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9-45.
被引量:10
2
魏峻.
“南海Ⅰ号”沉船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J]
.文化遗产,2008(1):148-153.
被引量:20
3
王光远,林国聪.
2006~2010年度浙江沿海水下考古调查简报[J]
.南方文物,2012(3):52-55.
被引量:4
4
魏峻.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未来[J]
.国际博物馆,2008(4):100-105.
被引量:12
5
孙键.
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的发现[J]
.国际博物馆,2008(4):114-118.
被引量:9
6
孙键.
中国的水下考古[J]
.百科知识,1999,0(7):19-20.
被引量:2
7
方辉.
对区域系统调查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
.考古,2002(5):56-64.
被引量:25
8
袁晓春.
韩国新安沉船与中国古代沉船之比较研究[J]
.当代韩国,2004(4):25-29.
被引量:6
9
礼村.
海底寻宝[J]
.今日中国,2000,49(2):34-39.
被引量:1
10
李鲜枫,张铁军,黄永军.
侧扫声纳与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连"五·七"空难搜救中的应用[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5,22(1):33-3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王松,王田苗,梁建宏,孙键,林果.
机器鱼辅助水下考古实验研究[J]
.机器人,2005,27(2):147-151.
被引量:9
2
石俊会.
广东水下考古的发展[J]
.四川文物,2006(1):27-33.
被引量:2
3
胡毅,许江,余兴光,丁见祥,赵绍华,尹希杰.
水下文物探测与保护技术体系研究[J]
.科学,2013,65(5):31-35.
被引量:9
4
李海东,胡毅,许江,林兆彬,刘伯然,王恒波,郑江龙.
浅地层剖面系统在福建沿海海底沉船调查中的应用[J]
.海洋技术学报,2019,38(1):79-84.
被引量:5
5
胡毅,丁见祥,房旭东,王立明,刘伯然,李海东.
基于水下文物控制实验的海洋地球物理声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19,34(10):1081-1091.
被引量:11
6
王光远,李滨,林国聪.
区域系统调查的水下考古——以渔山列岛海域为例[J]
.科技导报,2024,42(14):108-115.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唐祖才,王路平,盛爱通,曲妙岩,房雨鑫.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垃圾检测机器人研究[J]
.机械设计,2024,41(S02):14-19.
2
刘溢滂,胡毅.
浅埋水下文物遗址的海洋地球物理声学探测展望:以沉船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2023,38(1):99-109.
被引量:2
3
王松,李新军,梁建宏,蒲立.
微小型机器人嵌入式自驾仪设计[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1(7):775-779.
被引量:10
4
张毅,杨锐敏,王洲,刘欢,周光.
机器鱼的研究动态综述[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5):598-601.
被引量:5
5
李晓冬.
仿生机器鱼研究进展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23-24.
被引量:2
6
陈伟,谢广明,孔峰.
一种机器鱼仿真平台场地与动态实体的实时绘制方法[J]
.兵工自动化,2011,30(12):79-82.
7
魏清平,王硕,谭民,王宇.
仿生机器鱼研究的进展与分析[J]
.系统科学与数学,2012,32(10):1274-1286.
被引量:33
8
金通,刘泰然,秦丰华,杨基明.
柔性双尾鳍效率的测量和优化[J]
.实验力学,2013,28(1):27-35.
被引量:5
9
朱坚真,杨乐,徐小怡,黄丹丽.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4):144-149.
被引量:7
10
汪常明,陈强强.
宋代广西瓷业繁荣之原因探析[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1):9-11.
被引量:2
1
王震雷,金海,刘士毅,王学理,杨军昌,万余庆,周小虎,孙伟刚.
用高科技探测——能否再现秦陵?——旧话重提:秦始皇帝陵到底挖不挖?[J]
.中国科技画报,2004(1):28-39.
2
袁晓春.
韩国新安沉船与中国古代沉船之比较研究[J]
.当代韩国,2004(4):25-29.
被引量:6
3
刘刚.
神奇的古沉船之谜[J]
.记者观察(上),1999,0(8):12-14.
4
刘雅辛.
亚当夏娃骷髅被发现[J]
.中国天主教,1995,0(3):45-45.
5
李政.
中国的沿海沉宝[J]
.中外文化交流,1999,0(5):8-11.
6
丁见祥,范伊然.
关于水下考古学的几个问题[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2):1-4.
被引量:6
7
孟原召.
中国境内古代沉船的考古发现[J]
.中国文化遗产,2013(4):54-65.
被引量:6
8
熊伟.
西沙群岛出水的“洪武通宝·二钱”[J]
.西部金融,1999,0(5):62-63.
9
“碗礁”之谜[J]
.走近科学,2006(8):8-11.
10
宿晨.
玉器源流小议——兼谈辨玉与当代超声波仿古玉制作[J]
.收藏家,2006(8):29-34.
被引量:1
东南文化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