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9年2月,长沙市东郊陈家大山一座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两幅绢画作品之一,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我国历史学界、考古界和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先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介绍和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但他们在研究和考证的历程中,由于最初所发表的摹本之误,因而对帛画的理解产生一些误解,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这幅帛画的原本现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近来经过科学处理,原貌已清晰可见。笔者在该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能有机会多次接触处理后的帛画原物,因此对过去所发表的摹本之误,有加以更正之责;而由旧摹本产生的对画面内容考证和研究的分歧,也想在此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