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苏共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训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苏共在意识形态问题处理上的错误 苏共放弃马列主义有其深刻历史背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政权的苏共,在前无古人的条件下就如何确立马列主义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但也犯了不少错误,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尤为突出。 第一,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急躁冒进的情绪曾经长期笼罩着整个苏共的历史,这种情绪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依靠行政命令来管理一切。十月革命胜利后。
作者
陈伟红
出处
《俄罗斯研究》
1998年第2期43-45,共3页
Russian Studies
关键词
意识形态领域
马列主义
苏共
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
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时期
政治体制改革
价值观
斯大林主义
分类号
D351.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1
1
左凤荣.
简析苏联在农民问题上的误区[J]
.社会主义研究,2000(4):57-60.
被引量:6
2
王立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失误与苏联剧变[J]
.社会主义研究,2001(4):35-38.
被引量:6
3
陈本红.
论苏联民族问题与联盟解体[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2):96-99.
被引量:5
4
周新城.
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苏联演变的教训之一[J]
.科学社会主义,2000(2):3-8.
被引量:1
5
刘玉芬.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J]
.理论视野,1999(5):44-47.
被引量:3
6
姜琦.
苏联东欧剧变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J]
.社会科学战线,1998(3):229-233.
被引量:2
7
陆南泉.
吸取苏联剧变教训的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98(1):39-46.
被引量:7
8
牟正纯.
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J]
.理论学刊,1999(5):27-28.
被引量:5
9
孙午生.
从联邦制国家形式析苏联解体原因[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1):26-30.
被引量:5
10
施平.
鲁迅是怎样拒名利抗腐蚀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4):29-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谭兴林.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题的演变逻辑——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5(4):48-59.
被引量:1
2
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组.
苏共民主化改革失败的教训[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1):110-119.
被引量:7
3
郑昆.
浅议新形势下的设备管理[J]
.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4):98-99.
被引量:2
4
闵绪国.
“灌输”几种不当认识之剖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39-241.
被引量:1
5
童广运,刘国华.
苏联解体原因国内10年研究述要[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34-39.
被引量:1
6
陈朝晖.
综述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2):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李娜.
论政治文明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23(4):56-59.
2
李娜.
和谐社会建构与和谐人培育——基于文化的视角[J]
.桂海论丛,2007,23(5):5-8.
被引量:2
3
李娜.
论政治文明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理论与现代化,2007(5):23-27.
被引量:1
4
杨爱珍.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4):55-58.
被引量:5
5
张艳涛.
整合力:当代中国发展新思维[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6):75-79.
被引量:1
6
李华,王伟.
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苏东剧变原因的新视阈[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6):20-26.
被引量:8
7
靳晓霞.
民主制度的缺失:苏共垮台原因再探[J]
.岭南学刊,2008(6):83-86.
8
林寿平.
浅谈新时期企业设备管理工作[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46(3):83-84.
被引量:2
9
张兰.
目前大学生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理论,2011(15):280-281.
10
李健.
对新时期国有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0):219-219.
被引量:2
1
吉.塔姆布拉诺,王韶兴,陈海燕.
意大利社会党的贡献[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89(4):66-67.
2
伊.维滕堡,新兵.
列宁不赞成对列宁的崇拜[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89(4):39-42.
3
陆轶之.
论斯大林模式派党建理论与实践[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12-16.
4
张冀东.
阿尔巴尼亚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J]
.党校科研信息,1990(20):13-14.
5
欧内斯特·曼德尔,王学东.
社会主义的状况和未来[J]
.经济管理文摘,2003(24):42-46.
6
刘博识,徐金玲,隋立双.
列宁依法治国思想对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启示[J]
.党政干部论坛,2015(2):24-27.
7
金雁.
东欧左派的新特点[J]
.国际政治研究,2002,23(2):35-36.
8
潘培新(编译).
论社会主义模式的演变[J]
.科学社会主义,1990(6):104-104.
9
赵子平.
腐败现象探源[J]
.真理的追求,1994(2):20-25.
10
陈.
伊姆雷·纳吉的秘密报告[J]
.俄罗斯研究,1985(5):73-73.
俄罗斯研究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