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Z1期349-368,共20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同被引文献162
-
1胡厚宣.释“余一人”[J].历史研究,1957(1):75-78. 被引量:33
-
2陈惠馨,顾忠华.论传统中国的法律教育——以法体系之价值内涵为中心的学习制度[J].清华法学,2006(3):95-109. 被引量:5
-
3邱澎生.有资用世或福祚子孙——晚明有关法律知识的两种价值观[J].清华法学,2006(3):141-174. 被引量:7
-
4李力.《九刑》、“司寇”考辨[J].法学研究,1999,21(2):121-128. 被引量:18
-
5张建国.中国律令法体系概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5):93-99. 被引量:25
-
6徐忠明.关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的述评及其他[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5):13-20. 被引量:12
-
7李玉生.略论中国古代令的发展及其特点[J].中州学刊,1998(6):126-131. 被引量:1
-
8梁治平.“法”辨[J].中国社会科学,1986(4):71-88. 被引量:62
-
9俞荣根.晋刑鼎再议——兼向庆明同志请教[J].法学研究,1986,8(3):68-71. 被引量:4
-
10刘笃才.“乱政作刑”考释[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4):24-2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9
-
1张中秋.中国古代法的形成及其特性考论——以部族征战与刑的成长为线索[J].清华法学,2006(3):175-185. 被引量:2
-
2张中秋.中国传统法律的公法文化属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6):3-15. 被引量:7
-
3徐忠明.娱乐与讽刺:明清时期民间法律意识的另类叙事——以《笑林广记》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5):3-22. 被引量:11
-
4周少华.作为“中国问题”的死刑[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12(2):100-105. 被引量:5
-
5沈玮玮.郑晋之别:春秋中晚期铸刑事件意义重释[J].法律适用,2017(20):97-103.
-
6沈玮玮.郑晋之别:春秋中晚期铸刑事件意义重释[J].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3):80-87.
-
7张宇琛.从“兜底条款”和“新口袋罪”看刑治主义的法律传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94-96. 被引量:3
-
8李勤通.论中国古代刑法中罪所侵害法益的构成[J].湖湘法学评论,2021,1(2):53-70. 被引量:2
-
9李勤通.令、格、式何以称刑书——对《新唐书》“唐之刑书有四”的解读[J].唐史论丛,2016(1):120-143.
二级引证文献29
-
1张家海,储昭华.从“王”的涵义演变看中国传统政治的文质两面性[J].人文论丛,2020(1):21-31.
-
2张明楷.《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口袋罪的限缩及其意义[J].当代法学,2022,36(4):3-18. 被引量:36
-
3张中秋.论西方私法文化的传统与发达[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8):53-59. 被引量:5
-
4张中秋,陈煜.2005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J].政法论坛,2006,24(2):183-191.
-
5张中秋,陈煜.2006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J].政法论坛,2007,25(2):183-191.
-
6蒋悟真.迈向法理学的中国经济法学[J].法商研究,2008,25(3):71-78. 被引量:23
-
7赵秉志,袁彬.刑法理论发展的时代之维——2009年刑法学研究综述[J].人民检察,2010(1):63-70.
-
8陈彪彪.略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J].科技信息,2010(12).
-
9徐忠明,温荣.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62-174. 被引量:30
-
10刘昕杰.实用型司法:近代中国基层民事审判传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30-37. 被引量:14
-
1张宇琛.中国刑事法律泛化的历史渊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2):35-37.
-
2周少华.作为“中国问题”的死刑[J].法制资讯,2009,0(5):8-9.
-
3张俊霞.中国传统法文化及其对现代法治的影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2):72-77. 被引量:8
-
4王鲁豫.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刑治主义特征[J].法制与社会,2008(16):28-29.
-
5张永谊.由酷刑治贪想到的[J].群言,2011(3):45-45.
-
6关于解决“刑治倒挂”问题的几点思考[J].公安研究,2007,0(3):96-96.
-
7栗克元.略论中国古代狱制的特质[J].史学月刊,2002(9):119-120.
-
8钱广荣.关于中国法治的几个认识问题[J].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2):48-51.
-
9林肃娅,梁田.论刑罚功能、反腐败和维护稳定之间的关系--从防止“重刑治腐”角度的理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89-92.
-
10郑艳.明太祖朱元璋“剥皮实草”与重刑治贪[J].资治文摘,2015,0(9):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