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39,43,共5页
共引文献11
-
1王熙兰.革命历史题材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刍议[J].作家,2010(18):14-15.
-
2张冠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6(3):93-98.
-
3李冶陶.论新新闻报道对当代中国纪实文学的影响[J].当代文坛,2001(1):7-10. 被引量:1
-
4孙春旻.当代纪实文学文体概览[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1):45-51. 被引量:2
-
5张冠华.论新时期纪实文学的自然主义真实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3):68-72.
-
6吴效刚.论纪实文学的文体规范[J].江苏社会科学,2012(5):167-171. 被引量:7
-
7张瑷.纪实小说的写实特征与价值体现[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4-47.
-
8陈伟峰.论新媒体时代小说的新闻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2):79-83.
-
9高晓仙,赵国月.“非虚构文学”术语翻译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J].外国语文研究,2017,3(5):67-75. 被引量:6
-
10刘雪琛,杨晓帆.“社会历史意义上的写作”与“确定性寻求”——论批评家吴亮1980年代的“两次出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1):36-45.
同被引文献17
-
1肖鹰.欲望中的历史——90年代中国小说的历史化叙事[J].浙江学刊,1999(1):77-87. 被引量:2
-
2孙玉石,张菊玲.《正红旗下》悲剧心理探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5):82-90. 被引量:12
-
3王科.“新写实”:通向浮躁的界碑──世纪末中国小说现状研究之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4):33-38. 被引量:1
-
4刘介民.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现状[J].外国文学研究,1998,20(2):3-8. 被引量:2
-
5方尔加.《中庸》索隐[J].北京社会科学,1998(2):30-35. 被引量:1
-
6黄伟林.论晚生代[J].文艺争鸣,1999(5):49-56. 被引量:6
-
7肖希凤.苏味道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5):37-39. 被引量:2
-
8编者按[J].文学评论,1997(1):7-7. 被引量:2
-
9毛克强,袁平.当代小说叙述新探[J].当代文坛,1997(5):10-14. 被引量:7
-
10丁永强.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J].小说评论,1991(3):12-18. 被引量:197
-
1张韧.突围与误区——94年“新”字号诸家小说述评[J].小说评论,1995(2):4-8.
-
2李洁非.“态度”的选择[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5,0(6):26-28.
-
3张彩红.论“新体验小说”的自然主义倾向[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3):72-75. 被引量:1
-
4孙英.“新体验小说”《预约死亡》中的人道主义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58-59. 被引量:1
-
5“94”文坛“商味浓于艺味”[J].文艺理论研究,1995(3):96-96.
-
6全展.漂亮旗帜下的媚俗之作——评小说《新镇》[J].中国图书评论,1995,18(6):18-19.
-
7李友唐.我读“新体验小说”[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4,0(11):67-67.
-
8张立.论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新闻化叙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21(1):53-56. 被引量:1
-
9文学批评信息[J].当代作家评论,1994(6):124-127.
-
10鸣岐.文学步入“春秋战国”[J].今日中国,1994,43(9):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