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7-28,共2页
Truth Seeking
基金
华北电力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研究课题。
同被引文献111
-
1何凤秋.日本的行政评价制度[J].瞭望,2004(29):30-30. 被引量:4
-
2杨和焰.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J].公共管理学报,2004,1(3):50-54. 被引量:26
-
3李静芳.当前我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3(4):18-20. 被引量:7
-
4霍海燕.优化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设想[J].理论探讨,2002(3):61-63. 被引量:18
-
5朱水成.中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J].理论探讨,2001(2):54-56. 被引量:9
-
6朴贞子.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J].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8-110. 被引量:41
-
7任保平.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与经济发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4(4):18-21. 被引量:6
-
8白常凯,苌凤水,林海,邵晶晶,张勇,罗力,傅鸿鹏,王志锋,郝模.政策评估概念体系界定存在的缺陷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5):6-10. 被引量:5
-
9王钟伟.二战以来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5(4):91-92. 被引量:10
-
10张银秀.发达国家科技政策导向及其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2):25-2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25
-
1王鑫.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综述:回顾与启示[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20(4):17-19. 被引量:5
-
2周德祥.公共政策评估研究述评[J].宁夏党校学报,2008,10(2):62-65. 被引量:5
-
3闫文仙,罗云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6):75-78. 被引量:8
-
4王洋.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不足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90-93. 被引量:3
-
5王春明,黄宁,王东红.完善广西公共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制度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10):4-8.
-
6杨成虎.我国政策评估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60-64. 被引量:13
-
7尹苹苹.浅议公共政策评估主体[J].经济论坛,2011(2):73-75. 被引量:4
-
8尹苹苹.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19(1):18-20. 被引量:6
-
9尹苹苹.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确立原则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9):86-87. 被引量:2
-
10胡晓瑞.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58-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8
-
1苏立宁,黄卉.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J].决策咨询通讯,2008,19(3):21-24. 被引量:1
-
2苏立宁,黄卉.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11):55-58. 被引量:2
-
3何宏泽,张仁陟,陈英.基于普通逻辑原理的土地政策评价概念的界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2):94-97. 被引量:3
-
4肖阳华.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14-16. 被引量:4
-
5李晓宇.浅谈完善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体系[J].理论导刊,2011(3):23-24. 被引量:4
-
6赵峰,张晓丰.科技政策评估的内涵与评估框架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31. 被引量:28
-
7王晓惠,周怡圃,羊志洪,李宜良.滨海电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关政策研究[J].海洋经济,2011,1(3):29-40.
-
8陈肖莹.浅析中西方政策主体的差异及缘由[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8.
-
9陈喜乐,杨洋.我国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综述[J].未来与发展,2012,33(2):2-6. 被引量:12
-
10余结雯.促进政策评估下公民参与[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4):12-15. 被引量:1
-
1张云飞.如何实现有效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估[J].科学中国人,2016(7X).
-
2杨春然.《审计法》的立法缺陷及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30-31.
-
3陈黎红.关于继承权公证的法律缺陷及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7):54-55.
-
4李瑞缘.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机制的缺陷及对策分析[J].西南金融,2013(9):49-54. 被引量:8
-
5官灵芳.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制度缺陷及对策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3):28-31. 被引量:18
-
6王振荣,田雅婷.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规范的缺陷及对策[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5-7.
-
7陈继华.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制度缺陷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124-125. 被引量:1
-
8尹睿年.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缺陷及对策——以新《环保法》第五十八条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9):132-132. 被引量:3
-
9刘康.我国侦查监督的缺陷及对策研究[J].沧桑,2008,0(6):101-102. 被引量:3
-
10王文明.浅析《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缺陷及对策[J].活力,2014(13):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