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井渠法和古井技术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陕西地居关中,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极盛时期——秦、汉、唐等皇朝的中心之地。泾、渭流域以及黄河中游,早在夏、商、周三代,即已逐渐开发兴旺。从经济生活看,在整个中原地区,当时农业发达;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事业,相应的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而,当时的兴盛繁荣,决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周礼》中所记井田制上的沟洫制度,其水利工程之完善,从兴建到管理。
作者
唐嘉弘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历史系
出处
《农业考古》
1984年第1期87-92,共6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地下水
井渠
黄河中游
凿井技术
古井
中原地区
先进技术
水井
汉代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148
1
黄渭金.
刍议水井起源[J]
.华夏考古,2000(2):81-86.
被引量:21
2
李修松.
两汉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J]
.农业考古,1999(1):78-85.
被引量:4
3
邹逸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3):222-231.
被引量:40
4
李京华.
河南古代铁农具[J]
.农业考古,1984(2):83-89.
被引量:7
5
陈文华,张忠宽.
中国古代农业考古资料索引[J]
.农业考古,1984(1):302-310.
被引量:4
6
Suzhou Museum Wujiang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J]
.东南文化,1999(3):14-23.
被引量:19
7
谷建祥,邹厚本,李民昌,汤陵华,丁金龙,姚勤德.
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初步认识[J]
.东南文化,1998(3):15-24.
被引量:47
8
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J]
.考古,1978(1):5-17.
被引量:77
9
方西生,孙德萱,赵连生.
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遗址[J]
.考古,1980(3):193-202.
被引量:59
10
1957年邯郸发掘简报[J]
.考古,1959(10):531-536.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
9
1
王方.
从考古发现看汉代成都水利的发展[J]
.四川文物,1999(3):87-91.
被引量:3
2
黄金贵.
“甓”义考[J]
.考古,1993(5):444-452.
被引量:7
3
钮仲勋,李非.
伊洛河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5,4(1):40-48.
被引量:6
4
胡英泽.
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J]
.近代史研究,2006(1):55-78.
被引量:46
5
崔英杰.
中国史前水井发现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求索,2011(4):231-234.
被引量:3
6
崔英杰.
中国史前水井的发现与研究[J]
.农业考古,2011(4):212-229.
被引量:12
7
王大宾.
汉代中原诸郡农耕技术选择趋向[J]
.中国农史,2012,31(1):22-30.
被引量:3
8
徐象平.
试论西汉龙首渠工程技术及其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J]
.农业考古,1991(3):221-226.
9
赵斌,张建华,张宣峰.
“泉水聚落”水系统构成分析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6,31(5):435-4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汪啓明,連燕婷.
一語天然萬古新——《名物彙證》的考據特色管窺[J]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22(2):257-267.
2
葛金根.
马家浜文化聚落居址观察[J]
.东方博物,2021(3):60-69.
3
刘娇.
清华简《赤■之集汤之屋》“是始为埤”与“桀作瓦屋”传说[J]
.古文字研究,2018(1):378-383.
4
张爱华.
“进村找庙”之外: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勃兴[J]
.史林,2008(5):166-177.
被引量:19
5
曾昭聪.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107-112.
被引量:1
6
刘兴林.
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11-19.
被引量:16
7
顺县植.
优化内存的三个步骤[J]
.办公自动化,2005(5):53-53.
8
梁四宝,韩芸.
凿井以灌:明清山西农田水利的新发展[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4):85-89.
被引量:7
9
虞和平.
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07(3):141-157.
被引量:2
10
徐卫国.
2006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157-163.
1
叶彦家,凌大康.
重视农肥应用 缓解化肥不足[J]
.科技情报(兰州),1989(1):11-11.
2
徐冠三,李振华.
“上农下渔”耕作方式与我国古代农业沟洫制[J]
.山东环境,1999(6):53-54.
3
杨秋意,本刊编辑部.
农田水利之“利”“弊”[J]
.农村农业农民,2014(4):18-22.
4
曾黎.
建水古井的记忆与想象[J]
.中国三峡(水文化),2010(4):44-49.
被引量:3
5
赵宝爱.
20世纪20、30年代冀鲁两省的凿井灌田与防旱救荒[J]
.中国农史,2005,24(1):53-59.
被引量:10
6
打通农业命脉“最后一公里”河南小农水托起大粮仓[J]
.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3(10):21-21.
7
岳方建.
技术培训注重农机农艺结合[J]
.农机科技推广,2013(10):28-28.
8
黄萍.
浅谈水稻节水灌溉的增产机理和效益[J]
.现代农业科学,2009(8):51-52.
9
张福锁,王方浩.
土壤肩负的重担[J]
.地球,2009(1):64-65.
被引量:1
10
王子今.
“度九山”:夏禹传说的农耕开发史解读[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5-8.
被引量:1
农业考古
198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