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民族史上,春秋战国是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四百余年内,中国各民族以中原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的斗争,以及各民族的融合,加速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的发展,是同民族融合分不开的。华夏族是中原地区的主体民族,它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众多民族以经济、文化为纽带而不断融合的历史产物。
作者
杜国林
出处
《思想战线》
1986年第6期72-79,共8页
Thinking
关键词
华夏族
中原地区
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
民族关系
中国民族史
诸侯国
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
匈奴列传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0
1
赵世超.
晋“和戎狄”评议[J]
.史学月刊,1985(2):27-31.
被引量:11
2
林超民.
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J]
.思想战线,1985,11(5):49-58.
被引量:18
3
方慧.
明代云南广邑州建置考——蒲人历史新探之一[J]
.民族研究,1985(3):30-35.
被引量:3
4
杜国林.
中国西南诸民族氏族公社的历史考察[J]
.思想战线,1980,6(1):72-80.
被引量:2
5
卢本珊,王富国.
湖北铜绿山春秋时期炼铜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1(8):30-39.
被引量:14
6
瞿林东.
论春秋时期各族的融合[J]
.学习与探索,1981(1):126-137.
被引量:6
7
周春元.
关于打破王朝体系问题[J]
.学术月刊,1961,5(11):42-46.
被引量:2
8
束世澂.
王朝体系问题[J]
.学术月刊,1961,5(8):37-39.
被引量:2
9
栾丰实.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兼论商族起源问题[J]
.华夏考古,1994(4):82-88.
被引量:41
10
冯庆余,阎忠.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J]
.史学集刊,1991(1):7-1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祖力亚提·司马义.
先秦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2020(6):228-236.
被引量:7
2
许春晓,何玲玲,张静静.
中国文化遗产民族结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2021,41(2):207-214.
被引量:3
3
刘双娥.
新中国首部《中国民族史》编纂与特色续探[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82-89.
4
李充.
春秋时期戎狄蛮夷与中原地区融合的方式及影响[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0(3):57-6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刘睿璇.
汉长城石营堡及其价值阐释探讨[J]
.秦汉研究,2022(1):14-21.
2
王敬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探析——以儒家伦理为视域[J]
.大连大学学报,2022,43(6):110-115.
3
祖力亚提·司马义,蒋文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层级及其关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1):19-28.
被引量:30
4
马慧,刘毅.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溯源的大一统思想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5(4):94-101.
被引量:4
5
曾灿博,苏欣.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考量、逻辑起点与实践探索[J]
.百色学院学报,2022,35(4):98-102.
被引量:1
6
杨立国,胡雅丽.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生产与传承——以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村为例[J]
.经济地理,2022,42(10):208-215.
被引量:28
7
刘继杰,高恩召,赵琛.
论中华民族结构的多元聚合性[J]
.贵州民族研究,2022,43(6):35-41.
被引量:4
8
郝素娟.
中国史类通识课在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优势与路径[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3,37(3):98-105.
被引量:1
9
陈耀辉,孟楠.
“大一统”思想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3,32(2):1-5.
被引量:1
10
陈广宇,易能,周建涛,孙雪瑶,朱玥,陈燕,姜卫兵.
基于地方视角下的传统乡村开发研究——以镇江市槐荫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4,52(9):102-106.
1
陈连开.
汉族不宜改称“华族”[J]
.思想战线,1991,17(2):84-86.
被引量:1
2
田晓岫.
论濮族在中国民族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4):24-29.
被引量:1
3
编辑月志[J]
.中国民族,1995(5):1-1.
4
常须.
民族要生存和繁荣还得靠社会主义[J]
.中国民族,1989(9):48-48.
5
铁木尔.
世纪之交的《民族团结》杂志[J]
.中国民族,2007(11):55-56.
6
万斗云.
中国民族史的任务与研究方法[J]
.贵州民族研究,1989,9(2):23-28.
被引量:1
7
周平.
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J]
.思想战线,1998,24(7):53-58.
被引量:4
8
江应樑.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史的几个问题——《中国少数民族史》绪论[J]
.思想战线,1989,15(2):53-60.
被引量:2
9
胡岩.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J]
.科学社会主义,2011(4):48-51.
被引量:6
10
党高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14(1):139-146.
思想战线
198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