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胡风现象: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胡风理论的独特性在于,它同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鲁迅的文学精神,形成了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建构。其中心问题是强调“写真实”,理论内涵是以“主观战斗精神”、“人格力量”、“自我扩张”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观和疗救“精神奴役的创伤”、对农民文化的批判之文化观。
作者
梅琼林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6-41,共6页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胡风理论
启蒙现实主义
写真实
文艺观
文化观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7
1
刘宏伟.
密语写作与新政治构建的日常生活的冲撞 胡风精神苦旅之一[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157-171.
被引量:1
2
周仁政.
西方化背景与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4):124-128.
被引量:2
3
刘志荣.
射击与坚守:胡风的狱中写作[J]
.书屋,2003(5):60-69.
被引量:1
4
王向远.
胡风和厨川白村[J]
.文艺理论研究,1999(2):58-64.
被引量:3
5
陈思和.
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J]
.文学评论,1999(6):104-113.
被引量:58
6
李衍柱.
重读黑格尔──谈黑格尔《美学》与中国文艺学建设[J]
.文学评论,1999(3):80-91.
被引量:5
7
杨洪承.
七月派文学群体的文化结构探源——现代中国文学社群的个案研究之一[J]
.社会科学辑刊,1998(6):144-150.
被引量:5
8
陆一帆.
论胡风的文艺思想[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2):33-49.
被引量:1
9
朱寨.
胡风的文艺批评[J]
.文艺研究,1985(6):14-20.
被引量:1
10
何言宏.
胡风的牢狱写作及晚年心态[J]
.文艺争鸣,1999(6):43-5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赵心宪.
七月派的早期分流——关于晋察冀诗人群的流派归属[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49-54.
被引量:1
2
钮绪纯,马振宏.
试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J]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2):73-75.
被引量:1
3
许琼琦.
胡风启蒙主义立场的困境[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3):148-149.
4
李科.
新世纪以来胡风研究综述[J]
.文学教育,2010(5):142-143.
被引量:1
5
叶元.
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研究述评——一个批判的回顾[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5):101-105.
6
文浩.
发展和挫折——1949—1976年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历史经验研究综述[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4):9-17.
被引量:1
7
张大伟.
胡风文艺思想研究述评[J]
.甘肃社会科学,2003(6):9-1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小燕.
《七月》与主编胡风的文艺思想[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109-110.
2
钮绪纯,马振宏.
试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J]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2):73-75.
被引量:1
3
刘咏娜.
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综述[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86-90.
4
张传能.
论胡风“精神奴役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69-73.
被引量:1
5
周燕芬.
论胡风主体性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价值与实践意义——以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的创作为例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6):89-95.
被引量:3
6
王福湘.
从胡风现象反思中国现代文化精英的历史悲剧[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73-78.
7
张启伟.
战斗精神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2016(22):138-139.
被引量:1
8
张星星.
胡风事件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资料,2008,0(1):118-125.
被引量:2
9
李蒙蒙.
从“九叶”成员到“脱颖而出”——1979-1993年穆旦诗歌接受史[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5(3):124-130.
10
普丽华.
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叙事诗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233-244.
1
梅琼林.
胡风现象: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建构[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4):55-59.
2
梅琼林,颜敏.
胡风现象: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建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1):30-36.
3
梅琼林.
启蒙现实主义:胡风文艺理论的探索向度[J]
.贵州文史丛刊,1998(3):1-7.
4
宋冬梅.
遗落的声音——论路翎现实主义创作的继承与发扬[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8):51-51.
5
张新颖.
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2001(5):49-57.
被引量:8
6
金理.
语言与“实感”——从胡风的一封家书谈起[J]
.小说评论,2008(6):28-34.
7
路晓冰.
历史转型与文学潮涌的共谋——试论启蒙现实主义[J]
.理论学刊,2006(4):104-105.
8
黄旭.
试论胡风理论的“五四”传统[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5,9(2):62-64.
9
王蒙.
庄子与阿Q[J]
.读书,2009(8):32-38.
10
张鸣.
特权之享与特权之祸[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4,0(9):6-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