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的年代与文化研究
被引量:
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柿子滩遗址位于山西省吉县东城乡下岭村西南、清水河西北岸的阶地上。遗址南北长约350、东西宽约200米。地表散布有红陶片、篮纹灰陶片及细石器。遗址于1980年阎金铸同志调查时发现,同年4~8月由临汾行署文化局主持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重要的文化遗物。报告发表后。
作者
原思训
赵朝洪
朱晓东
阎金铸
阎雅枚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
吉县文管所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62,共6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柿子滩遗址
山西吉县
细石器
粉砂土
文化遗物
石制品
测定结果
灰黄色
全新世
新石器时代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58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82
参考文献
2
1
赵朝洪.
更新世──全新世界限的划分与中国石器时代分期研究综述[J]
.江汉考古,1996(1):45-54.
被引量:10
2
赵朝洪.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清晰轨迹[J]
.南方文物,1995(1):28-3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0
1
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
第四纪科学与环境考古学[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2):231-239.
被引量:7
2
李占扬,许萍.
史前文化迁徙的环境思考[J]
.华夏考古,2010(3):147-152.
被引量:2
3
夏正楷,张俊娜,刘静,赵朝洪,吴小红.
10000a BP前后北京斋堂东胡林人的生态环境分析[J]
.科学通报,2011,56(34):2897-2905.
被引量:14
4
李占扬.
河南境内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存的发现及其问题[J]
.华夏考古,2012(2):14-24.
被引量:4
5
夏正楷,陈福友,陈戈,郑公望,谢飞,梅惠杰.
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J]
.中国科学(D辑),2001,31(5):393-400.
被引量:37
6
夏正楷,陈戈,郑公望,陈福友,韩军青.
黄河中游地区末次冰消期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气候背景[J]
.科学通报,2001,46(14):1204-1208.
被引量:23
7
陈伟驹.
有陶与无陶:时间早晚还是空间差异?——简论岭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J]
.江汉考古,2016(1):51-58.
被引量:1
8
孙立广,杨仲康.
人类世生态地质学研究方法及应用研究[J]
.沉积学报,2017,35(5):958-967.
被引量:9
9
曹南,王俊杰.
甘肃彩陶蛙纹的生态学解释[J]
.丝绸之路,2020(4):134-138.
被引量:1
10
张海鹏,刘维明,赵慧敏,叶哲隆,潘美慧.
四川省旧石器-青铜器时期遗址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5,45(1):188-198.
同被引文献
258
1
杨石霞,裴树文,邓成龙.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J]
.人类学学报,2021,40(3):436-453.
被引量:5
2
孙湘君,宋长青,玉琫瑜,孙孟蓉.
黄土高原南缘10万年以来的植被——陕西渭南黄土剖面的花粉记录[J]
.科学通报,1995,40(13):1222-1224.
被引量:42
3
逄振镐.
山东细石器文化概论[J]
.华夏考古,2000(2):65-73.
被引量:5
4
张宏彦.
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环境与文化区系研究[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2):36-44.
被引量:1
5
吴小红,张弛,保罗.格德伯格,大卫.科恩,潘岩,蒂娜.阿平,欧弗.巴尔-约瑟夫.
江西仙人洞遗址两万年前陶器的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12(3):1-6.
被引量:54
6
吴小红,伊丽莎贝塔.博阿雷托,袁家荣,欧弗.巴尔-约瑟夫,潘岩,曲彤丽,刘克新,丁杏芳,李水城,顾海滨,韦琪.居,大卫.科恩,天朗.娇,保罗.戈德伯格,史蒂夫.韦纳.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早期陶器及其地层堆积的碳十四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12(3):7-15.
被引量:32
7
袁靖.
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J]
.考古学报,1999(1):1-22.
被引量:109
8
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
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00(9):1-8.
被引量:26
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陕西临潼零口战国墓葬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1998(3):15-21.
被引量:11
10
李根蟠.
先秦农器名实考辨——兼谈金属农具代替石木骨蚌农具的过程[J]
.农业考古,1986(2):122-1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3
1
朱之勇,唐睿,王潇玉,王赫.
山西吉县柿子滩细石器遗址发掘与研究进展[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85-95.
被引量:1
2
石金鸣,宋艳花,阎雅枚.
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S14地点[J]
.考古,2002(4):15-28.
被引量:19
3
吉笃学,陈发虎,R.L.Bettinger,R.G.Elston,耿志强,L.Barton,王辉,安成邦,张东菊.
末次盛冰期环境恶化对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影响[J]
.人类学学报,2005,24(4):270-282.
被引量:30
4
陈胜前.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人类的适应变迁与辐射[J]
.第四纪研究,2006,26(4):522-533.
被引量:23
5
杜水生.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J]
.考古学报,2007(2):127-152.
被引量:12
6
陈胜前.
细石叶工艺产品废弃的文化过程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08,27(3):210-222.
被引量:10
7
李君,乔倩,任雪岩.
1997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2010(3):361-392.
被引量:50
8
阮齐军.
试论华北地区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环境基础[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194-195.
被引量:1
9
石金鸣,陈虹,宋艳花,石晓润,卫雪,李岚.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S12G地点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13(3):3-8.
被引量:20
10
向金辉.
中国磨制石器起源的南北差异[J]
.南方文物,2014(2):101-10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82
1
袁广阔.
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123-143.
被引量:17
2
许竞文,浣发祥,杨石霞.
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赭石及相关遗物的研究方法[J]
.人类学学报,2024,43(2):331-343.
3
靳英帅,张晓凌,仪明洁.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J]
.人类学学报,2021(2):307-319.
被引量:11
4
关莹,周振宇,王晓敏,葛俊逸,谢飞,高星.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籍箕滩遗址发现的新材料[J]
.人类学学报,2021(1):137-145.
被引量:11
5
曲彤丽,陈宥成.
再论中国的早期骨器[J]
.南方文物,2023(1):18-27.
被引量:1
6
石晓润,李君.
南坡遗址石制品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20(1):61-67.
7
李明洁,刘琦,蔺朝颖.
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笥上红色麻绳研究及科技分析[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1):43-57.
8
王兴成,蔡大伟.
家犬起源与驯化的古DNA研究进展[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299-317.
9
朱之勇,唐睿,王潇玉,王赫.
山西吉县柿子滩细石器遗址发掘与研究进展[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85-95.
被引量:1
10
于怀石(文/图/摄),熊增珑,樊圣英,郭明,陈利,马红光(图/摄),图旭刚(摄).
凌源市下台子红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
.边疆考古研究,2021(1):53-68.
1
石金鸣,宋艳花.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第九地点发掘简报[J]
.考古,2010(10):871-881.
被引量:50
2
石金鸣,宋艳花,阎雅枚.
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S14地点[J]
.考古,2002(4):15-28.
被引量:19
3
赵永恒.
“太一”星象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7-21.
被引量:4
4
宋艳花,石金鸣.
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五地点发掘简报[J]
.考古,2016(4):3-15.
被引量:13
5
宋艳花,石金鸣.
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S14地点2002~2005年发掘简报[J]
.考古,2013(2):3-13.
被引量:33
6
宋艳花,石金鸣,牛秀平,安瑞军,任海云,崔跃忠,王斌,马小飞,吴艳,崔启龙,王鹏,张敏,叶瑶,石晓润,李岚,卫雪,贾真秀,张双权,张乐.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S29地点发掘简报[J]
.考古,2017(2):35-51.
被引量:36
7
石金鸣,陈虹,宋艳花,石晓润,卫雪,李岚.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S12G地点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13(3):3-8.
被引量:20
8
阎金铸.
山西吉县出土商代青铜器[J]
.考古,1985(9):848-849.
被引量:2
9
吴连城.
山西省芮城县出土战国的货币[J]
.文物,1958(6):64-65.
被引量:1
10
孟繁仁,孟文庆.
“漫话中华文明起源”之十 女娲岩画与古代“图画文字”[J]
.世界,2006(7):75-77.
考古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