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话:奥波亚兹与巴赫金学派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话哲学即意识形态哲学这一观点,随着国内巴赫金学研究的深入和《巴赫金全集》的出版面世,已经日益为广大受众所了解。这一观点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视点,包含着极为诱人的认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从这一观点出发,来考察同时产生于20年代的巴赫金...
作者
张冰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104,共8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关键词
巴赫金
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
文艺学
形式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对话哲学
文学史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28
1
曾军.
巴赫金对席勒讽刺观的继承与发展──兼及巴赫金笑论的美学史意义[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3):8-14.
被引量:5
2
董希文.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文学观[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8-74.
被引量:4
3
冯平.
游戏与狂欢──—伽达默尔与巴赫金的两个概念的关联尝试[J]
.文艺评论,1999(4):27-31.
被引量:3
4
吕周聚.
胡适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文学史理论比较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1998(6):73-76.
被引量:2
5
白春仁.
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J]
.文学评论,1998(5):101-108.
被引量:46
6
王加兴.
巴赫金言谈理论阐析[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4):49-53.
被引量:5
7
钱中文.
巴赫金:交往、对话的哲学[J]
.哲学研究,1998(1):53-62.
被引量:26
8
钱中文.
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J]
.文艺研究,1998(1):32-46.
被引量:19
9
刘万勇.
论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文学性”与“陌生化”[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2):59-63.
被引量:17
10
王建刚.
艺术语/实用语:虚拟的二元对立——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诗语理论的批判[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4):77-8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周启超.
“复调”、“对话”、“狂欢化”之后与之外——当代中国学界巴赫金研究的新进展[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4):1-10.
被引量:9
2
史敬轩.
谁是中国的形式主义者:形式主义文论之本土归化回顾[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1):112-114.
3
张丽.
具体表述与形式:巴赫金表述诗学的形式观探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6):146-152.
4
吴未意.
论新时期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两大观点在我国的变异[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4,40(5):65-71.
5
吴未意.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陌生化”理论在中国的变异[J]
.中国文学研究,2025(3):9-1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莉,杨慧.
论巴赫金思想的核心——“成长”[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3):90-93.
2
江飞.
巴赫金“自由的人”诗学思想论[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51-57.
被引量:2
3
张丽萍.
对话论视角下多模态商品警示语的艺术建构[J]
.俄罗斯文艺,2015(2):151-157.
被引量:1
4
李伟华.
互联网广场狂欢者的被操纵——从巴赫金的终极追求看虚假的“中国式狂欢”[J]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5):87-92.
被引量:1
5
张丽萍,孙胜难,周贤.
对话理论视角下多模态商品警示语的意义建构——烟盒警示语个案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4):63-69.
被引量:7
6
周启超.
巴赫金文论核心话语的中国之旅:回望与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1):64-71.
被引量:3
7
白庆华.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对我国戏剧创作的借鉴[J]
.甘肃社会科学,2018(2):108-112.
被引量:5
8
匡存玖,彭若.
俄苏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在中国的接受[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3-37.
9
冯雅颖.
基于巴赫金“对话主义”的广告文案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22,13(1):99-102.
1
高青,杨天舒.
《野草》的对话性释义[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5-119.
被引量:1
2
孔令云,汪景峰.
从“独白”走向“对话”——《我弥留之际》中的对话哲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1-94.
被引量:2
3
叶延滨.
人生之魅[J]
.红岩,2004,0(4):103-112.
4
马克.派克,霄鸿.
分解悲剧悖论[J]
.文艺研究,1991(3):153-157.
5
黄清河.
生命抗争之路——关于贾宝玉与维特的随想[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5(3):80-84.
6
江晓霞.
论“白发三千丈”的阐释史[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2):72-75.
7
陈敏直.
走向“山水”与步入“田园”─—山水诗祖谢灵运与田园诗宗陶渊明之比较[J]
.商洛学院学报,1999,19(3):55-59.
被引量:2
8
都庭芳.
浅论“卡夫卡式复调”——《城堡》的“非对话”性[J]
.青年文学家,2014,0(7X):86-87.
被引量:1
9
李卫华.
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叙事的对话性[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4):135-136.
10
冯育楠.
在金庸先生家做客[J]
.长寿,1999,0(8):6-7.
外国文学评论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