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文艺观和“行帮意识”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论争评述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所论述的,是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作家于1922年至1924年间的论争。用具体的事实和切实的分析,对他们论争的是非曲直作出评判,认为文学研究会作家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而创造社作家的观点则基本上是错误的,并有浓厚的“行帮意识”。
作者
刘炎生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88-92,共5页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论争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5
1
张艺芬.
试论文学研究会对“鸳鸯蝴蝶派”的攻击[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44-46.
被引量:1
2
侯晶晶.
论翻译中的操控现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46-48.
被引量:8
3
熊辉.
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重审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2):92-98.
被引量:4
4
张全之.
论创造社向“五四”文学的两次挑战——创造社与“五四”文学关系新论[J]
.山东社会科学,1999(2):15-19.
被引量:1
5
张全之.
五四文学的“二次革命”──重评前期创造社在五四文坛上的地位[J]
.中州学刊,1998(4):75-81.
被引量:2
6
李风.
难以应答的神性呼唤——创造社对基督教的误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2):98-99.
被引量:1
7
龙泉明.
对于一种社会成规的革命——创造社诗歌创作综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4):74-80.
被引量:3
8
蔡震.
论创造社的“方向转换”[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9(4):79-84.
被引量:3
9
孔慧怡.
中国翻译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翻译,1999(1):12-14.
被引量:20
10
陈遐.
心灵的契合——屠格涅夫对创造社前期主要作家的影响[J]
.北方论丛,1997(6):64-6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胡婷婷,张德让.
内外皆宜 两全其美——从三篇爱尔兰小说的翻译看郁达夫的翻译选材动机[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5):35-39.
被引量:8
2
李瑞香.
20世纪90年代创造社研究述评[J]
.郭沫若学刊,2004(3):76-80.
3
咸立强.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缘起研究的回顾与重探[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1):121-131.
被引量:7
4
李琴.
“闯入者”心态——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复杂关系之一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2):206-207.
被引量:1
5
喻冰清.
关于1999—2009年“文学研究会”的研究综述[J]
.镇江高专学报,2010,23(1):5-8.
6
魏建.
突破既有樊篱的遮蔽——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新探[J]
.文史哲,2022(6):117-12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覃志峰.
论权力话语与十四行诗译介[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5):34-38.
被引量:2
2
文军,胡庆洪.
中国翻译史研究:回眸与前瞻[J]
.上海翻译,2007(3):65-69.
被引量:25
3
喻冰清.
关于1999—2009年“文学研究会”的研究综述[J]
.镇江高专学报,2010,23(1):5-8.
4
芦俊.
文学大师郁达夫的翻译生涯[J]
.兰台世界(上旬),2011(5):7-8.
5
盛卓立.
内外交融的主体选择——林语堂中期汉英翻译动机分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32(5):66-70.
被引量:3
6
谭继和,魏红珊.
走向“文化中国”的解读——近十年郭沫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郭沫若学刊,2012(4):10-22.
被引量:1
7
田传茂.
译者动机的类型与本质[J]
.山东外语教学,2013,34(1):93-98.
被引量:4
8
咸立强.
《创造》季刊“评论”栏综论[J]
.郭沫若学刊,2014(4):57-60.
9
尚新磊.
从性格心理角度透视郭沫若郁达夫与创造社的“发难”——兼及话语模式选择的意义[J]
.现代中文学刊,2015,0(6):23-31.
被引量:1
10
李小华.
郁达夫翻译特色评析——以译《一女仕》为例[J]
.黑河学刊,2017(4):34-36.
1
於曼.
崛起于行帮与洋场之间──读简兆麟的淘金者系列小说[J]
.中国图书评论,1998(1):58-59.
2
北陈.
圆极剑[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6):80-83.
3
让眼睛和心灵去西藏 让交行帮你赚足旅费[J]
.西藏旅游,2009(6):92-92.
4
北陈,蓝色花生.
天真侠 贰 紫炎灵甲[J]
.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10(1):27-52.
5
苏人.
狙歼“把行帮”——江苏武进警方侦破公安部督办的系列盗窃抢劫大案纪实[J]
.东方剑,2007(10):30-34.
6
徐永.
录像[J]
.山东文学,2010(11):29-36.
7
杨开浪.
创造社作家文化心理研究述评[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2):72-76.
8
王晓雁.
从平民化的通俗到歧途的媚俗——评张资平的小说创作[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3):99-101.
9
元杰.
元杰:《思想的骨骼》[J]
.诗选刊,2008,0(10):36-37.
10
孙妍.
忍耐50秒[J]
.科学养生,2002,0(1):49-49.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