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育和德育学课程改革理路述论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应克服以往远离生活的积弊,追求构建一种充满生活情趣的、有魅力的德育,激发引导受教育者热爱生活、享用生活。德育学课程的改革则应解构庞杂而浮泛的框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构建既有前瞻性。
作者
刘惊铎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2-173,共2页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德育学
德育改革
课程建设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95
1
张晓瑜.
体谅模式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6):166-168.
被引量:10
2
余维武.
论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的学理缺陷[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5):16-19.
被引量:1
3
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
.教育研究,1999,20(6):69-76.
被引量:88
4
施铁如.
面向新世纪的品格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1999(1):44-46.
被引量:10
5
孙彩平.
当代中西情感性德育模式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1999(4):28-32.
被引量:10
6
李太平.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6):89-92.
被引量:67
7
郭本禹.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7-73.
被引量:34
8
董建新.
制度与制度文明[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1):8-13.
被引量:50
9
杜时忠.
德育功能层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2):22-27.
被引量:15
10
郭永福.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J]
.中国教育学刊,2010(S2):5-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杨英,段鸿.
我院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36(4):92-94.
2
戚万学,唐爱民,韩笑.
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J]
.教育研究,2018,39(10):20-31.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闫玉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实践途径[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2(7):81-83.
被引量:6
2
侯怀银,宋美霞.
我国德育研究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趋势——基于2010—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课题的统计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21(3):1-9.
被引量:9
3
张臻,郭其伟.
三峡城镇广场设计探析[J]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7(1):37-41.
4
李娜.
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困境与对策分析——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才智,2019,0(26):6-8.
5
龙宝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德育理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走向[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7(2):37-45.
被引量:4
6
杜时忠,孙银光,程红艳.
德育研究70年:回顾与前瞻[J]
.教育研究,2019,40(10):17-26.
被引量:25
7
师丹慧.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薄弱学校的变革:现状与展望[J]
.当代教育科学,2020(2):52-58.
被引量:5
8
张欣.
构建适应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网络德育[J]
.基础教育研究,2020,0(1):15-17.
被引量:1
9
刘峻杉,侯前伟.
熔铸“知识公器”和闪耀“文化灵光”--德育理论研究的两种功能视角[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1):33-40.
被引量:4
10
冯永刚,魏敏敏.
制度自信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263-267.
被引量:1
1
孙玮霞,王欣欣.
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途径探索[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8):69-69.
2
潘娜.
高职学生责任感教育案例分析[J]
.神州,2016,0(20):82-82.
3
李传年.
关爱学生 育人为本[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32-132.
4
冯军,杜艳春.
激发引导 培养创新[J]
.黑河教育,2002(1):14-15.
被引量:1
5
柳霞.
高中生物教学点滴谈[J]
.新课程(中学),2009(11):30-30.
6
于士忠.
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几个途径[J]
.基础教育论坛,2012,0(11Z):45-45.
被引量:1
7
徐燕坤.
与爱相伴[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3):20-20.
8
刘济昌.
重视实验课教学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J]
.教育仪器设备,2001(1):8-9.
9
马鹏.
浅谈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5):249-250.
10
程宏伟.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从浮泛走向“四化”[J]
.基础教育,2007,4(5):44-45.
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