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六代”电影寻踪巴赞写实主义美学理想
被引量:1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共引文献31
-
1郎滨.论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倾向[J].文教资料,2008(28):231-233.
-
2陈亦骏.九十年代中国的新写实电影[J].戏剧艺术,1999(3):52-62.
-
3凌学东.梦破碎的地方——电影《北京单车》的文化现象分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1):70-73.
-
4张先云.贾樟柯的现象世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2):76-80. 被引量:1
-
5张先云,乔东义.论新生代电影的现象写实主义叙事[J].福建艺术,2007(3):53-56.
-
6胡克.中国电影真实观念与巴赞影响[J].当代电影,2008(4):6-12. 被引量:20
-
7张先云.韩东小说:现象写实与个人化感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6-60.
-
8周颐.纪实风格影视造型的特点[J].中国有线电视,2008(5):505-509. 被引量:2
-
9陈亦骏.“走向写实”:世纪末电影的主流——关于90年代中国新写实电影浪潮的文化分析[J].艺术广角,1999(1):4-11. 被引量:4
-
10王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意象功能的流变——以张艺谋电影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2):35-38. 被引量:2
-
1水墨新写实[J].画刊,2006,0(10):19-19.
-
2强巴曲杰.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J].中国藏学,2002(4):85-89. 被引量:16
-
3季晓苹.戏曲表演的写意性[J].剧影月报,2011(2):70-70.
-
4潘明达.中国新写实油画的审美取向浅析[J].艺术教育,2015(10):74-74. 被引量:1
-
5奈西.“新”写实油画展[J].东方艺术,2012(9):14-14.
-
6唐元恺.电视Duang进电影院[J].今日中国,2015,0(4):92-92.
-
7王秀.坚守还是改变——浅析目前经济形势下“第六代”电影的发展前景[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8):51-52. 被引量:1
-
8贾方舟.忻东旺:新现实主义的一面旗[J].艺术评论,2006(1):39-41. 被引量:8
-
9林大庆.电视电影美学初探与市场定位[J].中国电视,1999(S2):11-13.
-
10章潮.第六代导演的美学风格浅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