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宏大叙事到个性化叙说——冯小宁对战争题材电影模式的突破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冯小宁对战争题材电影模式的突破,体现为从宏大叙事到个性化叙说的转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中国电影艺术思维方式从历史化向艺术化的根本转变,它带来了电影语言从戏剧冲突、场景设置和人物心理挖掘等多方面审美效果的提升,为电影用来表达战争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符合人类共同审美价值的有益探索。
作者
邓齐平
机构地区
怀化学院中文系 湖南怀化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6-17,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冯小宁
战争题材电影
历史化
艺术化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荣京之.
诗意的美丽与血腥的残酷——浅论冯小宁战争电影的人性化表述[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5):1-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弗兰切斯柯.罗西,王昶,吴冠平.
生活就是一场战争与下一场战争之间的休战[J]
.电影艺术,1999(4):73-7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
1
刘雅婷.
浅谈《黄河绝恋》中的人性美丑[J]
.山东青年,2019,0(3):126-126.
2
左丹丹.
“国族神话”的建构与消解——论大陆抗战电影(1949—2013)的历史变迁[J]
.文艺评论,2014(2):158-1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胡智锋,陈寅.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三题[J]
.当代电视,2021(3):23-26.
被引量:5
2
胡菊彬,姚晓濛.
新中国电影政策及其表述(上)[J]
.当代电影,1989(1):9-17.
被引量:19
3
布.摩里塞特,闻谷.
“视点”论[J]
.世界电影,1991,0(2):35-62.
被引量:24
4
程群.
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当代美国史学的曲折反映[J]
.史学理论研究,2005(1):51-60.
被引量:70
5
华朗.《战马》:左边战火,右边人性[N].青年参考,2012-03-07.
6
汤恳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N].中国演员报,2000-07-14.
7
谢婉若.
论民族题材电影的意象叙事策略[J]
.学术论坛,2009,32(3):179-181.
被引量:4
8
李瑞文.
真实的幻影——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类型化叙事[J]
.电影评介,2010(6):8-8.
被引量:1
9
袁晶.
西方战争电影的四种典型模式分析[J]
.电影评介,2010(20):16-18.
被引量:1
10
苏焘.
于细密间筑宏伟——论电视剧《东方》的“大历史”视野和叙事张力[J]
.电视研究,2011(7):69-7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曾耀农.
从《战马》看西方战争题材影片的和平诉求[J]
.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0):66-68.
2
刘秀秀.
电影《红河谷》的经典叙事视角分析[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4):115-119.
被引量:1
3
王志强,高凡.
抗美援朝电影的时代变迁与英雄叙事的重构[J]
.电影文学,2021(23):92-9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孔赛仪.
社会主体意识觉醒:关于中国抗美援朝电影中人物的形塑变迁[J]
.新闻传播,2023(2):15-19.
2
王昕.
红色电影海报志愿军形象的多模态认知批评话语研究[J]
.传媒论坛,2023,6(12):77-79.
被引量:2
3
赵秋雅.
电影《红河谷》中的后殖民主义分析[J]
.北方文学(中),2018,0(12):254-255.
4
熊敏.
中国英雄文化研究2021年年度报告[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102-116.
被引量:6
5
干瑞青.
选择与价值:抗美援朝电影中朝鲜叙事研究[J]
.电影文学,2022(10):87-91.
被引量:2
6
徐爽,冯福翔.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共同体叙事与想象[J]
.电影文学,2023(1):67-73.
被引量:5
7
秦红雨,杨志远.
继承、发展与展望:抗美援朝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塑造研究[J]
.电影文学,2024(11):99-103.
8
马蕾.
群体影像、国家形象与历史精神——《志愿军:雄兵出击》的三层肌理[J]
.影剧新作,2024(3):128-136.
9
高煦堃.
论中国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叙事流变[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4(10):82-84.
10
林进桃,鲁富菊.
抗美援朝70周年系列电影叙事与审美风格探赜[J]
.三明学院学报,2025,42(1):22-30.
1
邬亮.
浅谈《集结号》与《拯救大兵瑞恩》的比较[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2):165-165.
2
张艺谋:已经够好了不用矫情了[J]
.东西南北,2012(2):9-9.
3
贾志华.
论九十年代以来战争题材电影中的爱情表现[J]
.戏剧之家,2016(8):110-110.
4
李欣,杨发扬.
论中西战争题材电影的差异[J]
.电影新作,2015(1):120-124.
被引量:1
5
翟冰.
对音乐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歌·舞·乐[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09(5):159-159.
6
杨松霖,简明.
画里画外[J]
.美文(上半月),2008,0(7):97-97.
7
于坚.
从摄影说到吴家林[J]
.天涯,2002,0(6):146-150.
8
信达.
历史理论化 理论历史化——推荐《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J]
.当代电影,2006(1):116-117.
9
龚元.
同“工”异“曲”:传奇的历史化与人生的传奇化——《白毛女》与《边城》的比较研究[J]
.文艺争鸣,2008(11):106-112.
10
曾伦.
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创新[J]
.南国红豆,2001(6):21-21.
电影文学
2007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