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而其英译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本文利用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模式,分别从信任,侵入,吸收与平衡这三大步骤对汪榕培,冯友兰和美国著名汉学家梅恒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他们不同的翻译特色,指出值得商榷的地方。并作出了一些关于翻译的阐释学的思考。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7-150,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