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法狩猎行为触犯数个罪名时的罪数认定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非法狩猎行为可能同时触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狩猎罪,对行为人择一重罪处罚还是数罪并罚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分析现有的关于猎捕犯罪的罪数观点,从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立法渊源出发,根据罪数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当同时触犯数罪名,而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及危害后果具有一致性时,应择一重罪处罚,触犯其他罪名的情节则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作者
叶菊芬
机构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2012年第10期69-72,共4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濒危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
数罪并罚
非法猎捕
非法狩猎罪
行为人
罪名
犯罪行为
罪数认定
被告人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1
1
吴占英.
中俄两国刑法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之比较[J]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5):60-6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1]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
[1]俄罗斯总检察院.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下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4]赵卫.俄罗斯联邦刑法[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
[8]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台北:台北大学丛书,1982.
5
[10]陈兴良.罪名指南:下册[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陈兴良.刑法疏议[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同被引文献
68
1
胡云腾,余秋莉.
《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生物安全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基于疫情防控目的的解读[J]
.中国法律评论,2021(1):18-26.
被引量:23
2
黄京平.
论连续犯的构成特征[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11(4):96-102.
被引量:1
3
钱毅.
试论情节也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4(4):83-85.
被引量:5
4
储槐植.
论罪数不典型[J]
.法学研究,1995,17(1):70-76.
被引量:67
5
唐稷尧,詹坚强.
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49-56.
被引量:21
6
刘之雄.
论犯罪构成的情节要求[J]
.法学评论,2003,21(1):43-49.
被引量:18
7
朱孝清.
盗窃科研葡萄、豆角案定性探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45-50.
被引量:5
8
苏祖鹏,林芳惠.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构想[J]
.河北法学,2005,23(3):113-115.
被引量:10
9
陈兴良.
“应当知道”的刑法界说[J]
.法学,2005(7):80-84.
被引量:66
10
张小虎.
想像竞合犯的理论探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4):75-8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7
1
胡云腾,余秋莉.
《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生物安全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基于疫情防控目的的解读[J]
.中国法律评论,2021(1):18-26.
被引量:23
2
彭文华.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疑难问题研究[J]
.法商研究,2015,32(3):130-140.
被引量:30
3
晋海,吴柯杉.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实证研究——基于496个判例的研究分析[J]
.行政与法,2017(2):84-91.
被引量:13
4
唐雅雯,陈蕾.
非法狩猎罪理论和实证问题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8,43(2):94-98.
被引量:3
5
蒋璐如,甘文婷.
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相关罪名辨析及量刑规范[J]
.人民司法,2020(11):30-33.
6
刘方可.
野生动物犯罪修改新思考——基于《刑法修正案(十一)》第41条的理解[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3):56-63.
7
汪雪城.
两种概括故意概念的区分与适用——以《刑事审判参考》第1243号指导案例为切入点[J]
.环球法律评论,2024,46(6):83-99.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程红,赵浩.
论我国生物刑法的保护法益与体系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19(6):49-62.
被引量:6
2
宋立宵.
空白罪状的困境与出路——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例[J]
.法律方法,2023(1):445-458.
3
张瑜.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保护向度[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12):76-79.
被引量:2
4
晋海,张静.
近18年来非法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案件实证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6,41(3):45-50.
被引量:3
5
晋海,吴柯杉.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实证研究——基于496个判例的研究分析[J]
.行政与法,2017(2):84-91.
被引量:13
6
郭婵娟.
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定罪量刑实证研究——以112份刑事判决书为样本的分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73-76.
7
张栋琦.
“候鸟”不宜作为法律概念[J]
.野生动物学报,2017,38(2):328-331.
8
陈洪兵.
“美丽中国”目标实现中的刑法短板及其克服[J]
.东方法学,2017(5):40-49.
被引量:14
9
张高文.
森林生态安全综合执法改革研究[J]
.林业经济,2018,40(2):41-46.
被引量:5
10
赵波,赵伟超.
法律大数据视角下濒危物种走私犯罪研究[J]
.海关与经贸研究,2018,39(2):95-107.
被引量:2
1
小鸟“大案”[J]
.年轻人(A版),2016,0(1):26-29.
2
王倩倩.
无知农户架网护庄稼接连粘住猫头鹰获刑[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4(9):61-61.
3
范小军.
渎职犯罪中受贿行为的罪数问题认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5):133-134.
4
赵靖.
受贿罪罪数认定问题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5):39-41.
5
余向阳.
论抢劫杀人罪数的认定[J]
.求索,2010(11):182-183.
6
甘承诚.
侵犯著作权罪认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3):27-29.
7
宁诗敏,周建新.
淡淡犯罪工具的证据作用及其认定和处理[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3,16(4):46-48.
被引量:1
8
王毅.
谈谈侵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三个新罪名[J]
.陕西林业,1994,0(6):38-39.
9
吴利华.
论破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J]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5):302-305.
被引量:4
10
买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会有什么后果[J]
.大众商务(创业版),2010(1):49-49.
人民司法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