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前见:意义领悟的去主观化——对伽达默尔的一种批判性诠释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伽达默尔通过“前见”概念的提出,初步摆脱了对“意义”顿悟的主观化倾向,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效果历史”,也基本上克服了自新康德主义以来的对真理看法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时,伽达默尔还在实际上为认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作者
潘中伟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4期76-80,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意义
前见
去主观化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1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自然界,事实世界等等,在新康德主义者那里都是指以知识形式存在的世界[Z].,..
2
梯利 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41页.
3
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构成的界限>,引自<历史的话语>,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48页.
4
以上参见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127页.
5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291页.
6
参见K·C·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涂纪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52页,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中,胡塞尔更加强调理性赋予意义的功能,这是和当时德国哲学界对哲学的看法密切相关的.
7
伽达默尔 薛华泽.<科学时代的理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9页.
8
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1页.
9
约瑟夫·科克尔曼斯 陈小文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27页.
10
海德格尔 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第177、179页.
共引文献
1
1
陈谊娜.
从方法论角度看西方解释学与接受美学[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365-3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2
1
张斌贤,季楚潇,钱晓菲.
夸美纽斯是班级授课制的“创立者”吗[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6):80-94.
被引量:9
2
王中江.
“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J]
.学术界,2001(4):114-125.
被引量:10
3
崔永杰.
从剔除先见到为先见的合法性辩护——培根与加达默尔先见学说比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3):22-25.
被引量:2
4
李文奎.
试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0,25(1):49-54.
被引量:3
5
孙葆丽.
试论基督教禁欲主义及其对欧洲中世纪体育发展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2,16(1):75-79.
被引量:15
6
殷鼎.
合法的“偏见”——当代哲学解释学研究之一[J]
.哲学研究,1987(10):54-60.
被引量:2
7
谢觉一.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刍议[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100-105.
被引量:3
8
田本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1981,1(2):80-85.
被引量:14
9
冉杰.
对中国移植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的解释学反思[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168-171.
被引量:1
10
张秋达.
用典与怀古辨[J]
.语文知识,2004(7):31-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张蓓蓓.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儒学[J]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4):4-6.
2
范志勇.
法学前见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17-126.
被引量:5
3
陈锋,何白嘎力.
试评教育史研究中的“时代局限”及其理解——以《大教学论》宗教因素等为例[J]
.教育学报,2024,20(3):182-193.
被引量:1
4
修祎.
“前见”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策略的例证[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7(7):40-4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苏晓宏,韩振文.
论法律前见对司法裁决的影响[J]
.东方法学,2013(5):13-19.
被引量:5
2
范志勇.
纳税担保制度完善的私法进路[J]
.税务与经济,2018(4):69-78.
被引量:10
3
范志勇.
论骗取出口退税款的破产清偿顺位[J]
.交大法学,2019(2):147-164.
被引量:4
4
屈茂辉,王中.
民事科学证据可靠性认定中的司法前见——基于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的实证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23(5):115-129.
被引量:12
5
贝婉月.
基于现代阐释学视角下的延安时期秧歌剧[J]
.戏剧之家,2022(11):43-45.
6
张晓东.
教育思想:“教育家精神”理解与践行之基点[J]
.中国基础教育,2025(5):43-45.
1
潘中伟.
前见:意义领悟的去主观化——对伽达默尔的一种批判性诠释[J]
.兰州学刊,2004(1):71-74.
2
朱荣贤.
直觉思维及其对知识创新的方法论意义[J]
.广西社会科学,2003(12):41-42.
被引量:1
3
李龙海.
论西方认识论的主观化倾向[J]
.学习与探索,2002(4):6-7.
4
孙铁骑,王晶.
信仰的生存论解读[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6):86-91.
被引量:3
5
满忠坤,赵鹏程.
道德本体刍议[J]
.现代教育论丛,2010(7):2-5.
被引量:1
6
刘毅青.
徐复观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比较——“意义”和“意味”的张力[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23-27.
被引量:1
7
王姗姗.
论伽达默尔的体验概念与审美转向[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38-145.
被引量:8
8
夏元明.
《死水》色彩运用的现代性[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7).
9
金林南.
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的“支援背景”及其范式论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0(3):87-93.
10
李包靖.
布鲁门贝格论现代诗学——以《神话研究》为例[J]
.文艺研究,2016(5):25-35.
江淮论坛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