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郑植轿车系列“碰瓷”案件定性情况分析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路“碰瓷”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犯罪现象,在定性问题上意见不一。去年11月《北京青年报》登载了京城首例轿车系列“碰瓷”案,根据案情介绍进行详细定性分析,并加以理论探讨。
作者
袁力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68-71,共4页
Journal of Jilin Public Secunity Academy
关键词
机动车
马路碰瓷案件
定性分析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1
王焰明.
试析诉讼欺诈案件的定性[J]
.人民检察,2001(8):10-12.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0
1
柳忠卫,石磊.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5):36-41.
被引量:35
2
方福建.
诈骗犯罪认定中的理论误区——质疑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一个《答复》[J]
.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3):49-53.
被引量:4
3
李翔,黄京平.
论诉讼欺诈的可罚性及其立法完善[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6):24-29.
被引量:41
4
王雨田.
“诉讼诈骗”的刑法分析[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79-83.
被引量:2
5
黄艳葵,汪启和.
从刑法视角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4):59-62.
被引量:2
6
王永亮,彭勇,邹莉.
情节严重的诉讼欺诈行为构成诈骗罪[J]
.人民司法,2009(4):44-46.
被引量:1
7
梅卉.
诉讼欺诈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1):95-95.
8
王晓会.
增设诉讼诈骗罪的合理性分析[J]
.学理论,2009(28):123-125.
被引量:1
9
刘中发,张春宇.
“汽车碰瓷”案的司法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10(4):63-67.
被引量:9
10
陈哲勇.
诉讼诈骗行为性质的刑法学分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51-53.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焰明.
试析诉讼欺诈案件的定性[J]
.人民检察,2001(8):10-12.
被引量:21
2
许丹.
应以手段特征对敲诈勒索犯罪进行分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2):97-101.
被引量:1
3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15页.
4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日)大谷实著,黎宏.刑法各论[M]法律出版社,2003.
6
刘慎良.《竟有人专造交通事故京城首例轿车碰瓷案告破》,载《北京青年报》,2001年11月13日.
7
罗彬.《重庆32入团伙制造全国最大碰瓷案作案280起》,载《重庆晚报》,2010年12月9日.
8
颜刚.《重庆宣判汽车“碰瓷”保险诈骗大案》,载《中国保险报》,2011年3月4日.
9
张胜利、王瑞娟、邓红阳.《"碰瓷党"被认定"危害公共安全"》,载《法制日报》,2009年11月12日.
10
于同志.
驾车“碰瓷”案件的司法考量——兼论具体危险犯的可罚性判断[J]
.法学,2008(1):155-160.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9
1
刘中发,张春宇.
“汽车碰瓷”案的司法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10(4):63-67.
被引量:9
2
范新伟.
浅析“碰瓷”行为的刑法定性[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0):29-30.
被引量:6
3
郑勇.
“道路碰瓷”犯罪行为及其罪名适用[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26(3):118-123.
被引量:3
4
白吉平.
“驾车碰瓷”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7):126-132.
被引量:8
5
李现卿.
针对酒驾“碰瓷”案件的犯罪行为特点及罪名适用分析[J]
.法制博览,2018(23):139-140.
6
王溪.
论针对酒驾行为“碰瓷”案件的罪名适用分析[J]
.法制博览,2019(10):221-221.
7
赵津.
驾车碰瓷类案件的法律适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35):69-71.
8
王彦杭.
针对车辆碰瓷的分析[J]
.法制博览,2022(21):38-40.
9
李新凤.
“碰瓷”现象对中国司法化进程障碍法律分析[J]
.经贸实践,2015,0(10X):31-3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许文辉,陈运红,孙菲.
汽车“碰瓷”行为定性研究[J]
.法学杂志,2011,32(9):100-103.
2
于程.
“碰瓷”现象的法律分析[J]
.商,2013(4):190-190.
3
高习智.
对敲诈勒索罪若干问题的思考[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18-20.
4
高娜娜.
关于敲诈勒索司法解释适用及实践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26):255-256.
5
白吉平.
“驾车碰瓷”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7):126-132.
被引量:8
6
韦明望,赵洪飞.
论“碰瓷”行为的刑法定性[J]
.法制与经济,2016,25(1):153-154.
7
孙文海.
新型“碰瓷”行为的刑法定性[J]
.科学.经济.社会,2017,35(3):94-101.
被引量:2
8
梁修德.
“碰瓷”现象的伦理审视[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2):73-77.
被引量:2
9
闫盛棫.
“碰瓷”行为的罪名适用分析[J]
.法制博览,2017(23):250-250.
被引量:1
10
李现卿.
针对酒驾“碰瓷”案件的犯罪行为特点及罪名适用分析[J]
.法制博览,2018(23):139-140.
1
于志刚.
“碰瓷”的后果谁来承担?[J]
.人民公安,2007(19):58-59.
2
于程.
“碰瓷”现象的法律分析[J]
.商,2013(4):190-190.
3
徐伟,胡晓菲.
“碰瓷”是诈骗还是危害公共安全?司机该如何防范?[J]
.伴你同行,2010(9):4-7.
4
李自庆,刘坤文.
他有权获得轿车吗[J]
.社区,2003(23):54-54.
5
田泮,田敏,周中全.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定性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18):246-246.
6
车主故意碰瓷 4个多月出56次事故[J]
.公民与法治,2014,0(24):33-34.
7
胡平贵.
对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云南代表团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分析[J]
.云南人大,2011(6):41-43.
8
何立娟.
我省国有企业贿赂犯罪案件情况分析[J]
.青海检察,2014,0(4):61-63.
9
努力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一九八五年全省党风情况分析[J]
.理论学刊,1986(1):7-9.
10
李翠英.
“碰瓷”不成变抢劫三男屡次作案被起诉[J]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6,0(10):34-34.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