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监护,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机构单一,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为此,父母有必要改变外出的方式,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及农村社会组织应齐心协力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
李翠英
熊英
机构地区
长沙民政学院民政系
长沙民政学院殡仪系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8-60,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湖南农村
留守儿童
行为
调查与分析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02
参考文献
3
1
王艳波,吴新林,严梅福,靖国平.
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J]
.青年探索,2003(4):7-10.
被引量:60
2
林宏.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2-135.
被引量:209
3
郝玉章,风笑天.
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6):109-11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苗小强,李淑霞.
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综述[J]
.传承,2010(15):157-159.
被引量:7
2
刘颖琦.
试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J]
.法制与社会,2008(29):273-274.
被引量:5
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10):73-78.
被引量:160
4
胡宏伟,杜潇,唐莉,陈伟诚,蔡玥.
湖北农村“留守孩子”现状调查[J]
.统计与决策,2005,21(10X):64-66.
被引量:2
5
叶敬忠,王伊欢.
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
.人口学刊,2006,28(3):55-59.
被引量:138
6
周福林,段成荣.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
.人口学刊,2006,28(3):60-64.
被引量:390
7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
.农村经济,2006(7):119-123.
被引量:100
8
叶仁荪,曾国华.
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1):73-78.
被引量:25
9
王金华,李晓敏.
浅析农业劳动力断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7(5):118-119.
被引量:2
10
庞小燕.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
.理论观察,2007(2):105-10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55
1
刘群,查贵芳.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前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0(6):80-85.
被引量:5
2
严鸥,梁龙,石春柳.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素养教育研究——以道真县花池村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9):267-271.
被引量:1
3
郭春江,高佳慧.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影响因素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21):234-236.
4
吕开宇,迟宝旭.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综述[J]
.人口与经济,2008(S1):44-49.
被引量:11
5
林培淼,袁爱玲.
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J]
.现代教育论丛,2007(4):27-31.
被引量:13
6
许召元,高颖,任婧玲.
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8(6):12-21.
被引量:34
7
苗小强,李淑霞.
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综述[J]
.传承,2010(15):157-159.
被引量:7
8
孙仲文.
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探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276-278.
被引量:4
9
陈婷.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建议[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260-261.
被引量:7
10
梁幸枝.
代理论与城市青少年研究——以近年城市青少年消费研究为切入点[J]
.中国青年研究,2004(7):90-9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8
1
殷丰,徐愫.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问题的尝试——以江苏省宿迁市寄宿学校为例[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57-60.
被引量:5
2
李成超,边婧.
农村“留守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7(4):106-107.
被引量:2
3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2):47-52.
被引量:87
4
吴理财.
农村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投资体制——农村“留守孩子”问题调查引起的思考[J]
.决策咨询(安徽),2004(11):34-35.
被引量:7
5
吴霓,丁杰,唐以志,方铭琳,秦行音,杨小慧,冉屏.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25(10):15-18.
被引量:506
6
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
留守儿童 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
.中国统计,2005,20(1):59-60.
被引量:104
7
罗国芬,佘凌.
试论儿童教养方式"问题化"的对象——兼论儿童教养方式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关系[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66-70.
被引量:3
8
彭大鹏,赵俊清.
农村“留守子女”问题之社会和政策因素分析[J]
.基础教育参考,2005(1):35-37.
被引量:36
9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2005,29(1):29-36.
被引量:816
10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被引量:686
引证文献
9
1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3-18.
被引量:84
2
马顺成.
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思考[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2):27-29.
被引量:2
3
刘志军.
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49-55.
被引量:72
4
刘志军.
留守儿童:基于一个村落的人类学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3):51-56.
被引量:10
5
彭文波,高亚兵.
基于教师评定的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特点[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35-42.
被引量:8
6
张伟源,覃玉宇,吴俊端,唐峥华.
广西部分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及个性特征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09,35(5):51-52.
被引量:10
7
李晓敏,罗静,吕丽霞,高文斌.
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6):676-678.
被引量:14
8
卢国良,肖雄,姚慧.
湖南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学业成就现状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13(6):1-8.
被引量:6
9
牛洁.
农村留守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研究[J]
.赤子,2015(12Z).
二级引证文献
202
1
韩金香.
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6):214-215.
2
谈美霞.
浅谈边远山区留守儿童早恋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34):13-13.
被引量:1
3
周永红,李慧玲,吕催芳.
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及其保护性因素的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2):56-61.
被引量:1
4
台培森.
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对策刍议[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10(1):44-47.
被引量:1
5
徐礼平.
心理弹性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启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6):14-15.
被引量:2
6
宋淑娟,廖运生.
初中留守儿童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08(8):27-30.
被引量:29
7
苏小林,关群.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0-81.
被引量:6
8
朱俊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新趋向[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4):37-40.
9
樊军,余雪松.
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案例[J]
.知识经济,2009(6):60-61.
被引量:4
10
何资桥.
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的比较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09(5):87-92.
被引量:5
1
王琳.
企业员工不良行为实证研究[J]
.江苏商论,2008(5):126-128.
2
王琳.
对员工不良行为的考察及管控[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5(3):48-51.
被引量:3
3
张晓,陈会昌,张桂芳.
亲子关系与儿童问题行为[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8):63-63.
4
韩福奎.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放生产力[J]
.大庆社会科学,1993(1):15-16.
5
叶齐华.
探究中国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性别差异——实证调查夫妻在家使用/经历脏话行为情况[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506-511.
被引量:5
6
叶齐华.
精神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实证调查夫妻在家使用/经历嘲笑行为情况[J]
.成功,2011(11):1-6.
被引量:1
7
周真刚,周松柏,郭智荣,王仁智.
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民众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以贵州省黔西县为典型个案[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4):54-59.
8
叶齐华.
精神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实证调查夫妻在家使用/经历无交流行为情况[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S2):11-17.
被引量:5
9
叶齐华.
精神暴力对家庭和谐的影响——实证调查夫妻在家使用/经历非词语虐待行为情况[J]
.当代经济,2011,28(17):20-25.
被引量:3
10
王晶.
河南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4(3):76-78.
被引量:7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