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执行和解制度及其适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执行和解制度是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在执行环节中对其民事实体权利行使处分权的具体体现,执行和解对于及时解决纠纷,大量减少讼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和解的规定过于粗略,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执行和解的概念与实质、执行和解的原则与效力及实践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
李燕芳
机构地区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6,10,共5页
Journal of Fujian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执行和解
意思自治
执行实践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1
田玉玺,雷运龙.
试论执行和解[J]
.人民司法,2000(6):42-44.
被引量:21
2
张书平.
对法院执行和解工作有关问题的研究[J]
.大庆社会科学,1996(5):39-40.
被引量:1
3
齐树洁.民事程序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2条.
2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之规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66条.
共引文献
20
1
黄艳芳.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
.湖南农机,2007(1):126-128.
被引量:7
2
李欣红,叶伶俐.
论申请执行人反悔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处分——由一起执行裁决案件引发的思考[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1,27(1):97-101.
被引量:2
3
韩波.
执行和解争议的法理分析[J]
.法学,2002(9):48-51.
被引量:35
4
金俊银.
对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探讨[J]
.法律适用,2005(9):34-36.
被引量:13
5
徐继军.
论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与性质[J]
.法律适用,2006(9):35-37.
被引量:35
6
李乐平.
执行和解的法理思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9):54-56.
被引量:3
7
李科.
论执行和解协议之执行力[J]
.政治与法律,2008(11):150-154.
被引量:12
8
韩红俊.
执行和解制度研究[J]
.理论月刊,2010(3):95-98.
被引量:6
9
李青霞.
浅析民事执行和解制度[J]
.学理论,2011(29):79-80.
被引量:2
10
谢文哲,宋春龙.
作为纠纷解决模式的执行和解规范化研究——兼评最高院指导与参考案例两则[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8(6):72-7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
1
姜涛.
执行和解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24(3):111-112.
被引量:3
2
卢青梅.
执行和解的审查与效力[J]
.政治与法律,1995(1):48-48.
被引量:1
3
郭占湘,吴鹏,苏晓伟.
刍议执行和解[J]
.律师世界,2001(7):43-44.
被引量:2
4
刘柱,安宪斌.
完善执行和解制度的几点思考[J]
.人民司法,2002(4):66-67.
被引量:6
5
田玉玺,雷运龙.
试论执行和解[J]
.人民司法,2000(6):42-44.
被引量:21
6
林虹.
论民事诉讼和解中法官的作用——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1):84-86.
被引量:2
7
娄丙录.
和解前置主义与公共利益维护——谈我国破产法引入和解前置主义的必要性[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122-125.
被引量:1
8
汤维建,许尚豪.
论民事执行程序的契约化━━以执行和解为分析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06(1):89-97.
被引量:65
9
包冰锋.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反思[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7(6):81-87.
被引量:25
10
[德]博克哈特·海斯:“关于执行法的对话--《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北京研讨会的成果”,黄松有主编:《强制执行法起草与论证》(第2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引证文献
3
1
雷运龙.
论“民事执行调解”制度[J]
.法律适用,2009(4):10-13.
被引量:6
2
韩红俊.
执行和解制度研究[J]
.理论月刊,2010(3):95-98.
被引量:6
3
徐小飞.
执行和解中法院的职能和角色[J]
.法律适用,2012(10):91-9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洪琳婷.
论我国民事执行调解[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9):50-54.
被引量:1
2
周宏.
履行和解浅议[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26(3):69-72.
3
周宏.
浅议履行和解[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4):35-39.
4
洪冬英.
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法院调解的定位[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93-99.
被引量:9
5
肖建国,黄忠顺.
执行和解协议的类型化分析[J]
.法律适用,2014(5):24-31.
被引量:27
6
张驰.
民事执行和解若干问题探析[J]
.商,2016,0(22):243-243.
7
林志杰.
论民事执行和解担保[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4):95-98.
被引量:1
8
周星星.
能动司法语境下执行和解的路径探索[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7):90-93.
被引量:1
9
马斌.
执行前和解协议法律效力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30):121-122.
被引量:1
10
柳钰凡.
执行和解现实困境与出路探寻——基于“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武汉楚信公证处、成都律政公证处试点调研[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0(A01):69-76.
被引量:2
1
谢根成.
论我国的代位权制度[J]
.南方经济,2002,31(11):18-20.
2
赵园妮.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与当事人处分权之矛盾与分离[J]
.知识经济,2011(20):17-17.
被引量:1
3
新版民事诉讼文书样式8月1日投入使用[J]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6,0(8):64-64.
4
吴有锋.
民事强制执行中当事人权利的冲突与平衡——从执行中对债务人唯一房产的处置说起[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6):165-166.
5
秦恩才.
论公诉案件中对被告民事权利的保护[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9,26(2):79-82.
6
许智慧,胡大勤.
五问《民事诉讼法》[J]
.中国律师,2004(1):51-52.
7
高翔.
增设民事抗诉当事人处分权刍议[J]
.法制与经济,1996,0(1):32-33.
8
李逸萌.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J]
.企业导报,2009(5):156-158.
被引量:2
9
周晨晖.
浅析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J]
.金田,2011(10):248-248.
10
程凤义.
试论执行中变更义务主体的程序问题[J]
.法律适用,1994(11):24-25.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