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时,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涉猎的范围有长中短篇小说、戏剧、童话、散文、小品等多种文学形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创作体裁形式最多的一个作家,也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做出的特殊贡献。
作者
陈涛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6-27,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老舍
创作视角
创作特色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石秋仙.
浅谈中西婚姻观对老舍作品的影响[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73-76.
被引量:2
2
赵凯.
从幽默书写到悲剧性叙事的审美转换——老舍作品美学品格探究[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2):121-125.
被引量:3
3
王本朝.
论老舍文学创作的民粹思想倾向[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4):43-48.
被引量:6
4
张广英,何英.
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谈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北京味儿”[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9):32-33.
被引量:3
5
李刚.
《断魂枪》文本的形式美兼及其意蕴的传达[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9-240.
被引量:2
6
马国栋.
略论老舍作品的民族文化气质[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109-11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樊骏.
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J]
.文学评论,1979(1):26-39.
被引量:39
2
宋剑华,杨姿.
使徒意识与老舍的小说[J]
.社会科学辑刊,2006(2):201-205.
被引量:2
3
[23]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20.
4
[1]老舍.老舍文集(第15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
[3]巴赫金.小说理论[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
《圣经·旧约》[M].台湾:水流职事站,2003:10-11.
7
《圣经·新约》[M].台湾:水流职事站,2003:314,327.
8
老舍.老舍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77.
9
周振甫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
戴圣译注.《礼记》[M].辽宁:教育出版社,2225.
共引文献
14
1
刘丽.
老舍的本土意识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1):87-90.
2
陳小野,黄毅.
北京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下)[J]
.北京中医药,2009,28(9):687-693.
被引量:1
3
廖青鹏.
老舍《断魂枪》的现代性解读[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99-102.
被引量:1
4
俞娟.
贾宝玉与浮士德悲剧形象之性格比较[J]
.铜陵学院学报,2013,12(3):94-97.
5
李骏.
民族视域下的老舍研究[J]
.文学教育,2018,0(29):13-17.
6
吴艳芳.
浅谈《骆驼祥子》对京味文化的体现[J]
.才智,2013(20):223-223.
7
王莹.
浅谈《骆驼祥子》中的“北京味儿”的表现及意义[J]
.神州,2011,0(B5):106-107.
被引量:1
8
魏韶华,李雅坤.
2006—2016年老舍研究述评[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8(4):98-106.
被引量:1
9
杨晓河.
老舍《秦氏三兄弟》《茶馆》中京旗文化与现代史思想的认知转换[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1):2-10.
被引量:2
10
石兴泽.
新世纪二十年老舍幽默研究述评[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9-27.
同被引文献
108
1
陈红旗.
都市体验、革命叙事与老舍的文化选择[J]
.民族文学研究,2012,30(6):28-34.
被引量:2
2
张曼,李永宁.
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2):98-106.
被引量:17
3
关纪新.
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作品的精神烙印[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114-120.
被引量:5
4
董克林.
从“第一次”到戏剧大师——老舍的戏剧艺术实践分析[J]
.戏剧文学,2008(9):36-40.
被引量:2
5
马丽蓉.
论老舍的伊斯兰文化情怀[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1):100-105.
被引量:2
6
邵宁宁.
《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4):14-20.
被引量:44
7
段从学.
论老舍在文协中的领导地位之建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4):55-68.
被引量:6
8
吴小美,冯欣.
老舍的文化理想与《大地龙蛇》[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4):69-86.
被引量:7
9
吴小美,李向辉.
老舍的生死观[J]
.文学评论,2006(5):41-48.
被引量:3
10
陈军.
论老舍“小说体戏剧”的成型[J]
.戏剧艺术,2006(6):48-5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魏韶华,李雅坤.
2006—2016年老舍研究述评[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8(4):98-10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翔.
巧夺天工的《茶馆》写作技巧[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9):37-38.
被引量:2
1
于政文.
老舍与老舍作品研究[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127-127.
被引量:1
2
舒立.
老舍如何为儿女起名[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7(7):52-52.
3
舒立.
老舍如何为儿女起名[J]
.新世纪文学选刊,2007,0(10):46-46.
4
朱砂.
老舍:茶馆里的情感人生[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1(10):45-47.
被引量:1
5
高杨.
从《骆驼祥子》的英译本看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X):33-34.
6
王荣伟.
《在烈日暴雨下》简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3):53-57.
7
张百顺.
燃烧的生命[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6,0(7):54-55.
8
孙定义.
论老舍人道主义思想对其文学作品的影响[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8X):29-30.
9
彭匈.
捷才[J]
.红豆,2008,0(2):56-61.
10
人民艺术家——老舍[J]
.当代学生(读写),2009(7).
作家
2012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