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法国中尉的女人》对话艺术手法探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文本中作者、叙述者、主人公和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对话关系,揭示了《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独特的艺术手法:作者通过有意识把小说创作过程和文学评论糅合在小说中,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重新定位;在多重角度的叙说过程中,读者参与了《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所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对话,从而与作者一起塑造了主人公自身的矛盾斗争,并被吸引到文本创作的整个过程,丰富了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
作者 杨柳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5-66,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隐喻认知视野下中美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影响研究(10SA06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0

  • 1侯维瑞,张和龙.论约翰·福尔斯的小说创作[J].国外文学,1998(4):15-21. 被引量:31
  • 2潘敏芳.《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女主角萨拉形象的再解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83-86. 被引量:6
  • 3陈榕.莎拉是自由的吗?——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最后一个结尾[J].外国文学评论,2006(3):77-85. 被引量:34
  • 4[9]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 北京:三联书店,1992.
  • 5[2]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 6[4]Hans-Georg Gadamer.Truth and Method[M].New York: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1975.473.
  • 7[5]Roland Barthes.The Death of the Author[A].David Lodge Nigel Wood.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A Reader[C].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Inc,2000.146-150.
  • 8[6]Michel Foucault.What is the Author[A].David Lodge Nigel Wood.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A Reader[C].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Inc,2000.174-187.
  • 9[7]Wemer G Jeanrond.Theological Hermeneutics: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M].New York:Crossroad,1991.154.
  • 10[8]John Macquarrie.20th 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M].Philadelphia: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1989.3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