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电影《刘三姐》中民歌演唱的“六字精髓”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其民歌独具特色,魅力无比。电影《刘三姐》中的民歌以其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为广西民歌乐创造了一个象征和符号,其广泛传播和轰动效应无可比拟。演唱《刘三姐》电影中的民歌时,应准确把握好"神、韵、气、声、字、姿"这"六字精髓"。
作者
韦桂喜
机构地区
广西钦州学院东校区钦州音乐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196,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刘三姐》
电影民歌
特色
演唱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董灵.
浅析广西壮族音乐[J]
.剧作家,2009(3):96-97.
被引量:6
2
林进桃,刘纪新.
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奇葩——重论电影《刘三姐》[J]
.四川戏剧,2009(1):106-108.
被引量:12
3
杨桂桦.
论壮族山歌音调的审美特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479-48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杨宁宁.
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1):64-67.
被引量:12
2
黄达武.
刘三姐的双重身份——歌仙和巫神[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4):56-60.
被引量:8
3
牛永勤.
刘三姐与壮族山歌文化[J]
.中国教师,2005(11):24-25.
被引量:8
4
李晓峰.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59-65.
被引量:21
5
李二仕.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10-15.
被引量:18
6
农冠品.
钟敬文与刘三姐研究[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7(1):1-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9
1
王宇扬,伍润华,周强.
陈述刘合唱音诗《江山多娇》分析与研究[J]
.大家,2012(2):56-56.
2
韦桂喜.
电影《刘三姐》民歌特色赏析[J]
.大家,2012(3):55-56.
被引量:1
3
曹婉婷.
电影《刘三姐》歌曲的音乐特点分析[J]
.考试周刊,2010(17):43-46.
被引量:7
4
李启军,胡牧.
近二十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述评[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8(3):96-101.
被引量:1
5
王刚.
探讨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
.电影文学,2011(4):128-129.
被引量:8
6
吴德群.
壮族山歌文化研究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11(11):153-157.
被引量:9
7
滕志朋,刘开娥.
仫佬族和壮族民歌中的刘三姐形象比较[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3(3):158-161.
8
马良.
浅析广西贵港郁江流域壮族山歌的艺术特色[J]
.戏剧之家,2015(7):101-101.
被引量:2
9
黄智斌.
壮族山歌的研究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
.艺术评鉴,2018,0(1):85-86.
被引量:3
10
关绮薇.
奇观化与镜像化:影视剧中的广西形象[J]
.东南传播,2018(1):71-7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韦嘉,谢喜梅.
民族性和时代性完美结合的典范——浅评电影《刘三姐》及其歌曲[J]
.传承,2009,0(18):130-131.
被引量:3
2
高敏.
广西“瓦鼓”与民俗[J]
.中国音乐,2008(3):83-87.
被引量:3
3
曹婉婷.
电影《刘三姐》歌曲的音乐特点分析[J]
.考试周刊,2010(17):43-46.
被引量:7
4
王玲.
电影中的声乐艺术[J]
.电影文学,2010(8):127-128.
被引量:1
5
胡佳昕.
少数民族电影《刘三姐》的歌曲赏析[J]
.电影文学,2011(2):129-130.
被引量:4
6
倪俊杰.
电影《刘三姐》的艺术探索[J]
.电影文学,2010(24):136-137.
被引量:5
7
周佐霖.
《刘三姐》山歌的传统艺术赏析[J]
.电影评介,2011(16):71-72.
被引量:4
8
覃慧宁.
行走、歌唱与生活——广西宜州歌俗调查省思[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4):13-18.
被引量:1
9
秦卫红.
中国电影歌曲中的文化意蕴——以《唐山大地震》为例[J]
.大舞台,2013(2):54-55.
被引量:3
10
张森.
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积极作用探析[J]
.电影文学,2013(8):131-13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张雪.
赏析电影《刘三姐》的民族歌曲风格[J]
.电影文学,2013(19):132-133.
2
张计.
人美 歌美 景美——论电影《刘三姐》传统民族艺术的魅力[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11):167-169.
3
张计.
传承乡土音乐与创新音乐教育[J]
.知与行,2017(12):80-83.
被引量:4
4
韩娇艳.
刍议民族声乐作品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J]
.通俗歌曲,2016,0(4X):39-4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庞宇峰.
文化传承视角下乡土音乐的发展研究[J]
.黄河之声,2019(6):115-115.
被引量:1
2
罗莉芬.
浅析乡土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亚太教育,2020,0(3):80-80.
3
徐庆科.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启示与探索——以阳澄渔歌为例[J]
.北方音乐,2020,40(8):219-219.
被引量:1
4
杨雯涵,董子怡.
刍议乡土音乐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
.戏剧之家,2021(13):59-60.
被引量:4
1
方跃平.
六字箴言[J]
.宝藏,2016,0(8):88-88.
2
范建明.
“六字”与“三规”--若干视唱练耳教学策略问题的探讨[J]
.中国音乐,2014(1):221-224.
被引量:5
3
古人论书画[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7):1-1.
4
蒙雄强.
电影《刘三姐》拍摄的台前幕后[J]
.文史春秋,2008(2):20-27.
被引量:7
5
袁成亮.
电影《刘三姐》诞生的幕后故事[J]
.党史博采(上),2006(1):42-43.
被引量:3
6
罗媛.
浅论民歌演唱方法[J]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2):110-112.
被引量:1
7
蒙雄强.
电影《刘三姐》拍摄的台前幕后[J]
.中国地名,2008(10):78-79.
8
倪俊杰.
电影《刘三姐》的艺术探索[J]
.电影文学,2010(24):136-137.
被引量:5
9
张铁英.
回忆恩师启功先生[J]
.中国书法,2005(8):15-16.
10
郎平.
歌唱六字:“底气”、“对抗”、“流动”[J]
.音乐大观,2014,0(1):334-334.
作家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