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检察实践──以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制度实证研究为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检察机关以和解制度为契机,以相关法律规范为基础,透过相关实务数据和现实案例的分析,研究检察机关针对轻微刑事案件运用和解制度的实证运作效果,以期达到宽严相济的检察效能。
作者
林占发
陈家标
机构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海峡法学》
2011年第3期98-103,共6页
Cross-Strait Legal Science
关键词
轻微刑事案件
和解制度
宽严相济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郑仁敬.
检察机关审查逮捕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思考[J]
.创新,2009,3(11):84-87.
被引量:2
2
孙文红,宋兴伟.
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程序问题研究[J]
.人民检察,2008(3):26-28.
被引量:6
3
向朝阳,马静华.
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J]
.中国法学,2003(6):113-124.
被引量:306
4
陈光中,葛琳.
刑事和解初探[J]
.中国法学,2006(5):3-14.
被引量:458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林东品.
刑事和解的价值与局限[J]
.检察风云,2007(10):54-55.
被引量:8
2
陈玉范,屈广臣.
“私了”问题的法律思考[J]
.当代法学,1995,9(1):24-25.
被引量:13
3
左卫民,朱桐辉.
谁为主体 如何正义——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的论证[J]
.法学,2002(7):11-21.
被引量:41
4
周成泓.
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J]
.甘肃社会科学,2005(3):60-63.
被引量:1
5
.《论语·颜渊》[M].,..
6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9页.
7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M].,..
8
[德]黑格尔 贺辟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9-100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
[英]约翰·亨利·梅利曼 顾培东 译.《大陆法系》[M].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共引文献
718
1
窦云鸽.
检察机关对部分事实不予认定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J]
.天津法学,2021,37(3):73-79.
2
陈坤.
法理之学理分析与体系建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5):93-108.
被引量:1
3
罗贵月.
被害人谅解有效性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基于认罪认罚裁判样本和访谈的实证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6):56-67.
4
王连昭,施兰花.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机制的域外考察与本土化重构[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0(6):90-96.
被引量:3
5
姜涛.
犯罪赔偿:刑法实现的另一条道路[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3-26.
被引量:2
6
汤道刚.
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刑事当事人与相关利益人的关系平衡——倡导以人为本的刑事和解文化[J]
.北京社会科学,2006(S1):108-112.
被引量:2
7
蒋华林,陈彪.
刑事和解制度悖而不离的价值辩证[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05-109.
8
初殿清.
论刑事和解的正义性基础:自由与平等[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115-118.
9
杨晓静.
刑事和解:自愿抑或强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78-83.
被引量:6
10
张明友,钟德刚,朱德林.
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22-23.
被引量:1
1
冯军.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检警关系问题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2):106-109.
2
陈唤忠.
刑事自诉调查研究[J]
.法律适用,2012(2):75-79.
被引量:2
3
何春华.
刑事和解运作逻辑的案件社会学分析[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0(8):283-283.
4
求真务实 不断强化提案工作整体质量[J]
.江苏政协,2004,0(11):24-25.
5
彭钢.
公诉机关刑事和解现状分析[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10):27-28.
6
沈莉波,赵越.
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的观察与反思[J]
.人民司法,2015(15):72-77.
被引量:2
7
程晓雪,齐树洁.
欧洲小额诉讼程序:规则与实践[J]
.法治研究,2013(10):89-96.
被引量:5
8
郭艳地,刘蓓蕾.
对公诉转自诉制度的思考[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0(4):73-76.
被引量:1
9
周娅.
关于短期自由刑服刑罪犯的调查报告[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6):83-87.
被引量:7
10
王正力.
四川广安建立市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的探索[J]
.法治论坛,2009(2):73-77.
海峡法学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