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奥运会媒体议程设置成效探微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媒体设置取得诸多成效,但也凸显出正负面议题设置不均衡、金牌报道议题设置较多以及各级官员媒体执政观念差等问题。政府应注重危机传播效应,加强负面信息疏导理论应用;要提高负面报道耐受能力;加强各级政府官员的媒体执政观;媒体议程设置应实现从"金牌"到"人本"转变。
作者
郭琳
史博强
机构地区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5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媒体议程设置
媒体执政观
信息疏导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7
1
李志斐.
中国外交与北京奥运会[J]
.学术探索,2008(4):36-40.
被引量:4
2
李德芳.
体育外交的作用及其运用——以北京奥运会为例[J]
.现代国际关系,2008(10):55-60.
被引量:31
3
万晓红.
北京奥运会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实证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6):694-697.
被引量:8
4
赵启正.
公共外交:中国公民向“世界公民”的身份转变[J]
.时事报告,2010(1):25-27.
被引量:3
5
张桂珍.
对外宣传向公共外交的转型——从奥运会到世博[J]
.当代世界,2010(9):39-42.
被引量:14
6
王建军.
利用世博外宣拓展公共外交空间[J]
.对外传播,2010(11):9-10.
被引量:2
7
贾庆国.
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的六个基本条件[J]
.留学生,2010(11):38-39.
被引量:1
8
钟新,韩寒,吴艳玲.
赛时新闻发布的体育公共外交价值研究——基于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在北京奥运会新闻服务平台展示状况[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1-5.
被引量:7
9
刘少华,蔡索拉.
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机理分析--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J]
.求索,2011(3):60-62.
被引量:9
10
李洁玉.
试析海外华文传媒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作用[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26-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梁婷婷,朱洪军.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外交模式[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1):5-1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马慧,袁雷,郭玉莲.
公共外交视域下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的策略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2):19-23.
2
谢宜轩.
基于我国综合实力增长的国际体育赛事话语权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2):53-53.
被引量:1
3
张德胜,张钢花,李峰.
体育外交在我国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及实践路径[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1):27-32.
被引量:64
4
韩凤月,宋宗佩.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时代特征及发展机遇[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6):5-8.
被引量:7
5
黄冶,陶锦.
我国体育外交70年:回顾、特征和推进路径[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5):35-40.
被引量:14
6
王洪飞.
新时期体育外交战略转型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20(3):1-6.
被引量:5
7
吴嘉瑞.
体育强国视域下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发展探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8):90-91.
8
庞儒芳.
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塑[J]
.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0):147-148.
被引量:3
9
王超然.
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范式转换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1):17-25.
被引量:9
10
李京宇,陈元欣.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其举办城市国际关注度的影响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2):216-224.
被引量:12
1
韩瑞蕾.
报刊头版的编排设计[J]
.青年记者,2012,0(06Z):43-44.
2
石笛.
新形势下广播新闻采编技巧研究[J]
.视听,2015,0(5):78-79.
被引量:3
3
杨玮.
浅议微博环境下的议程设置[J]
.今传媒,2012,20(12):116-117.
被引量:3
4
何临青,包圆圆.
互联网时代传统主流媒体打造“正面议题”的路径探讨[J]
.江苏社会科学,2015(5):255-258.
被引量:3
5
孙旭培,王勇.
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实践——“非典”报道与禽流感报道的比较研究[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26-29.
被引量:2
6
王冬梅.
民族自治区领导面对媒体监督的正确态度[J]
.青年记者,2009(23):84-84.
7
孙旭培,王勇.
不同理念导致不同实践——“非典”报道与禽流感报道的比较研究[J]
.当代传播,2004(3):44-47.
被引量:10
8
谭亚明.
媒介融合下舆论传播及影响力的建构——以人民网对“两会”的报道为例[J]
.中国报业,2012,0(10X):63-64.
9
警惕媒体设置的伪冲突议题[J]
.中国记者,2012(9):45-45.
10
公共事件凸显治理脱节[J]
.领导文萃,2008(7):12-14.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