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词汇教学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体现得最为突出和全面 ,集中体现在词汇联想意义的文化差异、词汇空缺及词汇不等值三个方面。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广泛 ,使传统的词汇教学面临新的探索。
作者
邱思莲
机构地区
漳州师范学院英语系
出处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1-63,共3页
Journal of Ningde Teachers'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词汇
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蔡建平.
文化感知对语义的影响[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3):18-20.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2
1
邢小琴.
英汉语词汇文化意蕴之不同对词义理解的影响[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184-185.
2
闫丽新,刘新莲.
浅议语言中的文化因素[J]
.吕梁学院学报,2000(3):73-74.
被引量:1
3
钟桂蓉.
跨文化知识对语篇衔接关系建立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S2):172-174.
4
高学峰.
语用错误的主要成因——汉英文化差异[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S4):82-84.
5
王坚.
浅议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问题[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8(1):55-57.
被引量:2
6
李行亮,钟守满.
语义结构和文化意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15-16.
7
许金杞.
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47-51.
被引量:116
8
孙洁.
文化语境与词语的联想意义[J]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51-54.
被引量:3
9
卢涛.
浅析商标的英汉互译[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9):111-112.
10
李福珍.
体育用品商标的一般翻译技巧与方法[J]
.考试周刊,2009(1):146-147.
同被引文献
8
1
黄苗苗.
试论EFL课堂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2):9-12.
被引量:2
2
曾绪.
语境与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66-70.
被引量:5
3
孙琼.
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2):98-100.
被引量:3
4
孟天.
论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及其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3):120-121.
被引量:3
5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
王蓉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
路茜.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输入[J]
.大学教育科学,2003(1):54-56.
被引量:5
8
庄冬文,王霞.
英语语用失误及对策[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4(4):120-12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陆晓蓉.
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渗透探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8):145-147.
2
陆晓蓉.
从语用失误现象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
.百色学院学报,2010,23(5):138-140.
3
张佳.
词汇应用视角下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70-71.
1
高燕.
谈汉语中的本族外来词[J]
.社会科学战线,2001(6):264-266.
2
常虹.
浅析跨文化交际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6):232-233.
被引量:2
3
李云川,宫桓刚.
从“新浪(Sina)”域名之争透视英语商标词汇的文化内涵[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17-20.
被引量:2
4
魏琳.
从语言词汇看白马藏族的农耕文化特征[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110-112.
被引量:3
5
张世蓉.
On the social-cultural chang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from "jiayou"[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9,6(1):31-33.
6
程跃珍.
文化能力——构成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4(4):37-39.
被引量:4
7
李连科.
在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协调发展中实现人的价值[J]
.社会科学战线,1987(3):96-100.
8
秦钧.
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空缺的影响[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9(3):64-66.
9
刘迎.
汉英双语语言转换阶段的增、减、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8(3):81-83.
10
赵朋亮.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外语教学的关系[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2):98-101.
被引量:1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