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 被引量:17

Classroom: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as learning commun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实质上是把教师和学生从一种"客位"的生活状态转向一种"主位"的生活状态。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应该具有: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有序性、成员行为的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等特点。课堂,就是教学主体通过交往和对话构成的一个学习共同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舞台,是教师和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作者 安富海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作者简介 安富海,男,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甘肃兰州 73007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王鉴.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3):114-119. 被引量:51
  • 2[2]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 3[4]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
  • 4[5]John Retallick,Barry Cochlin.I.earning community in education:issues,strategies and contexts.Routledge,1999.6.
  • 5[6]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1-42.
  • 6王攀峰.“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原则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6):29-34. 被引量:28
  • 7佐藤学 钟启泉.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48.
  • 8[9]佐藤学著.转折期的学校改革[M].沈晓敏译.全球教育展望,2005.5.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20(5):56-60. 被引量:288
  •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49
  • 3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J].现代哲学,2000(1):85-91. 被引量:21
  •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29.
  • 5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7斯宾塞.教育论[A].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 9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现象学哲学导论[A].胡塞尔全集:第6卷[M].海牙:马蒂努斯·尼伊霍夫出版社,1976.
  • 10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维[M].法兰克福/美茵,1988.

共引文献102

同被引文献129

引证文献17

二级引证文献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