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语用的角度诠释日常会话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会话中是一种很普遍的语言现象,能否正确理解说话人的间接言语行为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成败.本文利用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对这一特殊言语行为进行了尝试性的诠释.
作者
单红见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话语连贯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M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
[2]Jacob LMey.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Black well Publishers Ltd,2001.
3
[3]Mona Baker.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in Transla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
[4]Searle,J.P.Speech Act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5
胡英.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问题[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96-99.
被引量:7
6
吴桂霞.
间接言语行为与听力理解[J]
.外语电化教学,1999(1):6-8.
被引量:5
7
张春隆.
论言语行为及存在的问题[J]
.外语学刊,1994(2):9-1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王魁京,张秀婷.
浅论对汉语学习者的“句群表达能力”的培养[J]
.语言文字应用,2001(4):15-19.
被引量:1
2
马燕华.
中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汉语语段衔接调查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01(4):31-35.
被引量:11
3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A]..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4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篇章偏误分析[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1
1
刘颖.
间接言语行为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对话[J]
.科技信息,2008(24).
被引量:1
2
袁毅.
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以What I Lived For为例[J]
.作家,2009(12):177-178.
3
侯丽萍.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言外之力识别能力调查[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2):28-32.
被引量:1
4
李波阳.
常规关系会话蕴涵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4-38.
5
高岩,刘建华.
“合作原则”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6-98.
6
刘景霞.
语篇连贯研究的多元视角[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2):79-82.
被引量:2
7
蒋庆胜,王琳.
也谈语篇连贯[J]
.海外英语,2011(8X):256-257.
8
李雯倩,张雪梅.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创新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20,38(1):92-95.
被引量:2
9
杜静.
英国女王圣诞演讲的语篇衔接分析[J]
.海外英语,2022(15):59-61.
10
杨丽娟.
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7,0(8Z):144-145.
同被引文献
4
1
周桂芝.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5):83-85.
被引量:6
2
宋静.
论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J]
.昆明大学学报,2004,15(2):28-30.
被引量:2
3
王晓萍.
间接言语行为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19-22.
被引量:15
4
曾建国.
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语用功能[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54-5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张小南.
简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J]
.内江科技,2010,31(9):35-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唐艳.
论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J]
.北方文学(中),2012(5):136-136.
1
贾丽媛,刘陈艳.
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29-30.
被引量:2
2
刘晚秋.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日常会话中的性别差异[J]
.文教资料,2008(22):44-46.
被引量:1
3
王春辉.
浅析日常生活中的“去女性化”现象[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79-80.
4
陈刚.
话语的人际意义与间接言语行为[J]
.文教资料,2008(12):42-43.
5
赵荷芳.
追寻鲜活的课堂[J]
.小学科学,2014(10):41-41.
6
杨鹤鸣.
低年级英语教学方法的设计[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9):125-126.
7
娄文聪,李文岩.
基于语料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0(8):12-16.
被引量:3
8
芮燕萍,闫薇.
英汉间接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6):146-148.
被引量:1
9
李勤.
言语行为理论[J]
.文教资料,2006(14):140-141.
被引量:4
10
王思安,唐文春.
教学语言纵横谈[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22(3):59-60.
文教资料
2008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