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泽泻是常用中药,具有利尿、降血脂、抗脂肪肝等作用,《中国药典》收载的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除去须根及粗皮的干燥块茎,泽泻块茎呈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 cm,直径2~6 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上端有脐状茎痕,底部有数个瘤状芽痕,质坚实。泽泻主产地为福建、江西、四川等地[1]。本文综述中药泽泻的化学成分,并介绍近年来该药的质量控制以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1化学成分研究泽泻主要成分有三萜类化合物、倍半萜、二萜类化合物、还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苷类、黄酮、有机酸、多糖、挥发油、脂肪酸及一些金属元素等。其中三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有效组分,一般多采用传统的乙醇或有机溶剂提取,再进行后续的制剂工艺。目前也有采用微波技术提取泽泻中三萜组分的研究报道[2],具有提取时间短、泽泻三萜总组分提取率高、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2质量控制泽泻药材等级的传统划分以块茎个头大小判断,而现代研究泽泻质量的优劣多以药材中泽泻醇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作为评价标准。且因其具有利尿、降血脂、抗脂...
出处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94-196,共3页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