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775-1776,共2页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共引文献20
-
1高岩,杨建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发展研究的热点与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1):23-31. 被引量:1
-
2庄司博史,晓晴.从文字创制改革看中国少数民族政策[J].青海民族研究,1989(1):126-136.
-
3额.乌力更.也论母语和民族语言[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3):117-119. 被引量:2
-
4韩涛.新疆“民—汉”、“汉—民”双语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新疆社会科学,2008(5):90-93. 被引量:4
-
5刘姣,蔡文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三十年回溯与反思[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19(1):5-8. 被引量:6
-
6田虎.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思考[J].金田,2012(8):171-171.
-
7方晓华.新疆的双语现象[J].语言与翻译,1989(4):45-48. 被引量:1
-
8祁进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4):5-9. 被引量:6
-
9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5):11-17. 被引量:11
-
10刘瑛,田兴江,隗峰.公益视野下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实践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13-1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41
-
1马德元.“双语教学”应该单语化[J].汉语学习,1990(2):42-44. 被引量:1
-
2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7(4):42-49. 被引量:47
-
3滕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7(2):44-53. 被引量:41
-
4马文婷.论高校校园英语环境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8):113-114. 被引量:7
-
5王斌华.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6):49-53. 被引量:61
-
6崔英锦.朝鲜族双语教育的文化生态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95-99. 被引量:2
-
7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7-88. 被引量:101
-
8李霄翔,黄虹.双语教育的经济动因探析[J].学海,2007(2):190-193. 被引量:5
-
9真田信治,等.社会语言学概论[M].王素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
10盖兴之.双语教育原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7
-
1洪勇明.新疆双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刍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77-81. 被引量:3
-
2张永霞,任建华.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校园语言环境的创设[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3):55-57.
-
3马永全.多元视域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评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50-53. 被引量:2
-
4蒋丽.浅析巴音学院双语教学之现状及其对策建议[J].神州,2012(07Z):52-52.
-
5热孜万.阿布里米提.学生主体教学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0(21):132-134.
-
6朱丽.关于单片机课程理论教学与技能大赛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0(21):160-160. 被引量:1
-
7郑兴龙.南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双语教学之探讨[J].亚太教育,2016,0(21):161-161.
二级引证文献6
-
1毕春波.独立学院基层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40-241. 被引量:1
-
2杨丽宏,李莲.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41-243.
-
3洪勇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评价刍议[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4):136-139. 被引量:2
-
4冯利,曾耀凤.双语教学亟需厘清的几个关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3):73-76. 被引量:2
-
5赵雨薇.网络资源辅助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44-45.
-
6苏杰.《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技能比赛辅导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培训,2017,0(10):159-159. 被引量:1
-
1高芳.一堂令人称道的汉语课[J].中国民族教育,2008(11):35-36.
-
2翟汛.关于汉语口语成段表达能力训练的几点想法[J].海外华文教育,2002(4):31-37. 被引量:3
-
3阿布来提.麦麦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推进汉语授课浅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87-89. 被引量:1
-
4杨丽,潘英.中介语石化概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S2):169-170. 被引量:4
-
5徐正考.十年来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管窥[J].佳木斯师专学报,1991,9(2):44-47.
-
6М.М.Михайлов,罗启华,王兆云.苏联对比修辞学的形成和发展[J].当代语言学,1990(1):1-5. 被引量:1
-
7李炳泽.读《从“一齐众楚”谈起》有感[J].汉语学习,1981(2):4-10.
-
8李钢.地方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3(11):37-37. 被引量:1
-
9拉巴群培.赴内地各民族学校考察的调研报告[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0(2):151-155.
-
10裔妍.少数民族学生听汉语能力差的原因分析[J].语言与翻译,1991,0(3):6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