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法院附属仲裁引发的思考
出处
《当代法学》
2001年第9期47-49,共3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共引文献36
-
1林剑锋,张喜彪.游走在诉讼与非讼之间:《仲裁法》修改背景下仲裁裁决撤销程序性质的反思与澄清[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2):104-124. 被引量:2
-
2宋尚聪.美国法院证据开示协助制度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的经验与启示[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6):26-37. 被引量:1
-
3王冶英,任以顺.国内仲裁司法监督机制现存的弊端与消除[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3):95-98.
-
4陈琳.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双重制约[J].时代法学,2004,2(5):116-120. 被引量:1
-
5刘勇华.美国ADR程序对我国的启示──兼对我国ADR程序的检讨与完善[J].西部法学评论,2001(2):26-30. 被引量:8
-
6许玲.论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模式——兼议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相关规定的完善[J].海峡法学,2010,12(4):108-113. 被引量:9
-
7李广辉.涉外民商事管辖权若干问题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4):98-104. 被引量:1
-
8肖永平.也谈我国法院对仲裁的监督范围——与陈安先生商榷[J].法学评论,1998,16(1):42-49. 被引量:58
-
9李广辉,王岚.论法院对商事仲裁的监督[J].时代法学,2000(5):71-75. 被引量:1
-
10沈秋明.论我国对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2):68-75.
-
1赵明.美国ADR兴起的原因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S2):112-114.
-
2从数字看中国[J].领导决策信息,2015,0(11):28-28.
-
3曾宪刚.法院报告被否决之后……[J].人大建设,2002(2):3-5.
-
4何文燕,赵明.美国ADR对中国仲裁资源利用的启示[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0(12):28-30. 被引量:4
-
5刘艳.美国ADR机制之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3):99-99.
-
6铁乔.八年一场洋官司[J].新西部,2003(10):38-40.
-
7孙霞.与促裁协议效力有关几个问题[J].行政与法制,2002(2):36-37.
-
8郁青峰.“仲裁”较“诉讼”更适用于解决保险纠纷[J].保险研究,2003(2):49-50. 被引量:5
-
9高晓力.加拿大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与法院调解[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3(1):138-141. 被引量:7
-
10陈小平.司法对仲裁的监督:实体审查还是程序审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30-35. 被引量:6
;